第28章 艰难求职
傅斯年处于这样的一个相互砥砺的环境之中,他本人对于知识又极是贪婪,似乎是来者不拒。欧洲留学七年,使他学业迅速的长进,不仅在许多基本的学科里获得了有用的知识,就是比较专门、冷僻的学科也有所涉猎。
了解他的人知道,他学习的专业还是有重点的,也可以说是围绕着一个中心,就是文史。而他对知识的选择,其实也是有他的考虑的。比如,为了探求学术研究的方法,而研究数理化。只是,有一段时间曾致力于地质学的研究,大家好像不是很理解。
有一次,他和罗家伦、毛子水等同学在柏林康德街四号中国餐馆吃晚饭,傅斯年进去时夹了一个重重的书包,几位同学拿了一翻检,竟是厚厚三本一部的地质学,平时不好开玩笑的毛子水,对此书有所了解,幽默地说:“这部书是博而寡要,傅孟真读他是‘劳而无功’。”傅斯年当时气得直跳。但是,联系到后来考古殷墟挖掘,用心的人会明白,傅斯年其实是有备而来的。
傅斯年等公费留学生,按说在留学期间应该是衣食无忧的,其实不然。当时国内正是南北分裂、军阀混战时期,各派势力忙于争权夺利,哪有人想到在国外辛苦求学的学子呢?《中国留学教育史》记述了当时的情况:“民国八、九年至民国十三、四年,军阀祸国,财政收入皆充内战之费,一般正当支出,因而无着,国内之欠薪累累,国外留学生之所费,无法汇出。”
陈寅恪的女儿曾回忆说:“父亲在德国留学期间,官费停寄,经济来源断绝,父亲仍坚持学习,每天一早买少量最便宜的面包,去图书馆度过一天,常常整日没正式进餐。”
傅斯年的情况比陈寅恪更差。因为傅斯年祖父母在其留学期间先后去世,只剩老母弱弟等人,他们自己生活尚无着落,自然无力接济远在国外的傅斯年,因此,傅斯年在国外几乎是忍饥挨饿。
他曾写信给在法国留学的刘半农,叙述经济的困难,信中说:“中国自有留学生以来,从未遭此大劫。”
而刘半农的情况更糟,他当时已是五口之家,妻子和三个孩子都在身边,除了学业上的费用,一家人还要生活。
他给傅斯年的回信说:“可怜我,竟是自有生以后从未罹此奇穷大苦也。”
傅斯年在写给罗家伦、何思源等人的信中,也多次谈到因生活费无着,东借西挪,几乎断炊的窘状。“幸与老陈(指陈寅恪)定了一约,他先把二十镑之马克给我,我交了学费及他种零费,借给一位更穷的朋友三十马克,交了这月房钱,今天只剩下四个半马克,愁得这两天无以为计也。”
不久,又在致罗家伦、何思源的信中告诉他们自己的官费已无望,从此生活更无着落,信中说:“月中穷不可言,特别糟者是今后全无办法,山东学费已全无望矣。”
在致罗、何二人的另一封信中写道:“五月中旬连吃四日干面包,实在不免于夜间流涕。”现在“又有火炉子费,又交学费,故实是十分节省,每日吃饭在二马克与三马克之间,未曾看戏一次”。
在德国留学期间,尽管傅斯年的生活极为艰苦,但他依旧买书,赵元任妻子杨步伟说,“大战后因德国马克正低,这些书呆子就转到德国去,大买德国的各种书籍,有的终日连饭都不好好地吃,只想买书,傅斯年大约是其中的一个。”
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二日,傅斯年从德国回国抵达上海。
首先的要务是求职。这位少年成名的饱学之士,求职之路并不顺畅。据他一九二六年十一月致罗家伦的两封信,至少考虑了八个去处,但四处碰壁,十分失落沮丧。
首选是母校北大。他自称“如‘茫茫之狗’者留在上海,岂不都是为了对于北大之忠诚?”
一九二六年“三•一八”惨案后,北京政治氛围肃杀,师生人人自危。北大也是元气大伤,代理校长蒋梦麟和教授鲁迅、朱家骅等被北洋军阀列入拟通缉的黑名单;蒋梦麟、胡适、鲁迅、马叙伦、刘半农、顾孟余、朱家骅、马寅初、王世杰等教授难以容身,纷纷“走为上”。此时傅斯年不可能获得北大教职,不可能献身虎口,而且他也明确与蔡元培共进退,“蔡先生不到北大,故我也不去北大”。
其次,考虑去清华。“托朋友于燕京或清华弄几点钟对付着为生”,但他心思缜密,盘算去清华有“三难”:其一,对自己缺乏信心。“我很想先自己整理一年再去,因彼处我畏王静庵君(王国维),梁(梁启超)非我所畏(陈陈寅恪)我所敬,亦非所畏。”
当时,王国维、梁启超、陈寅恪三人和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国学院“四大导师”。
其二,时机不对。学期已过大半,清华“开学久,功课定”。
其三,说不出口。赵元任曾邀他去清华任教,他因想进北大,“故辞之”。现在北大进不去,他不愿吃“回头草”,再向赵开口想进清华,“我最无颜去说”;也不愿向陈寅恪开口求荐,因陈“本是不管闲事的,最不宜奉扰”。
其实他是多虑了。据吴宓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十六日的日记,当天陈寅恪与清华大学教务长梅贻琦商谈,聘傅斯年任清华教授。可见他的朋友也在为他四处奔走。只是各处也有实际情况,没有明确结果,不便相告。
再次,考虑去厦大。邀请他去厦大的顾颉刚只是个人愿望,只是说说而已,并未实际操作,“未曾早与人接洽,今乃空着”。这件事顾颉刚看来做得不靠谱,不仅误导了傅斯年,而且耽误了时间。
第四,考虑去东大。但他有三个顾虑:其一,“张贼(指张学良)来,大家走路”。其二,“无预备,教国文,甚有所虑”。他解释,此时“对旧学问之见解,实如涌泉”,但适宜做研究,如上讲堂开课,则一时有困难。其三,不愿过多麻烦朋友。因为东北大学如聘请他为国文科教授,“既超出预算,且可致别科闲话”。
第五,考虑去杭州。蔡元培邀请他去杭州,“我以为蔡先生事必是蓬莱楼阁”,意思是还只停留在设想阶段,所以没去,相信蔡元培“可以谅解我不就”。
第六,考虑去中法大学。一九二零年十月,在勤工俭学的法文预备学校基础上,汪精卫、吴稚晖、李石曾、蔡元培等人创办北京中法大学。傅斯年对法大的分量并不满意,所以没有立即答应去,更没有作为职业首选。
第七,考虑无奈从军。“看来此事只有两路,一仍去北京、清华、或法大(他们找我),一则弃书佩剑。”
第八,考虑做野鸡教员。他向罗家伦感慨,“四方八面,都有不可去不能去之势”。 “只有在上海做野鸡教员,此虽痛心,且对付一时!”甚至自嘲不如自杀,“日内方知此地野鸡教书匠之苦恼,实不如自尽之为愈也”。
最后傅斯年依靠北大的人脉,去了中山大学。
一九二六年七月,广东大学更名为中山大学。
八月,朱家骅任中山大学校务副主任委员、代理校务委员长。他大刀阔斧整顿中大,原来的四百多名教职员,五分之四被免职,只剩下七十多人,师资严重不足。
十月二十二日,中大校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,延聘国内知名学者来校任教。
朱家骅在《悼亡友傅孟真先生》中回忆,为充实中大文学院,他与校务委员长戴季陶、副委员长顾孟余商量后,聘三十岁的傅斯年,任中山大学教授、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、历史系主任。
得知消息后,傅斯年大喜过望。在赴任之前傅斯年又一次回到聊城,这是他最后一次回故乡。他把聊城看了个遍——曾经的学校,曾经的家,老城墙,光岳楼,包子铺……他慢慢行着,仿佛要把这一切都带走似的。他离开时还是懵懂少年,如今十几年过去了,他已是青年才俊,故乡没有变,变的只有自己。
http://www.zhujiediyiyin.com/yt107628/41175000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zhujiediyiyin.com。诸界第一因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zhujiediyiyin.com
了解他的人知道,他学习的专业还是有重点的,也可以说是围绕着一个中心,就是文史。而他对知识的选择,其实也是有他的考虑的。比如,为了探求学术研究的方法,而研究数理化。只是,有一段时间曾致力于地质学的研究,大家好像不是很理解。
有一次,他和罗家伦、毛子水等同学在柏林康德街四号中国餐馆吃晚饭,傅斯年进去时夹了一个重重的书包,几位同学拿了一翻检,竟是厚厚三本一部的地质学,平时不好开玩笑的毛子水,对此书有所了解,幽默地说:“这部书是博而寡要,傅孟真读他是‘劳而无功’。”傅斯年当时气得直跳。但是,联系到后来考古殷墟挖掘,用心的人会明白,傅斯年其实是有备而来的。
傅斯年等公费留学生,按说在留学期间应该是衣食无忧的,其实不然。当时国内正是南北分裂、军阀混战时期,各派势力忙于争权夺利,哪有人想到在国外辛苦求学的学子呢?《中国留学教育史》记述了当时的情况:“民国八、九年至民国十三、四年,军阀祸国,财政收入皆充内战之费,一般正当支出,因而无着,国内之欠薪累累,国外留学生之所费,无法汇出。”
陈寅恪的女儿曾回忆说:“父亲在德国留学期间,官费停寄,经济来源断绝,父亲仍坚持学习,每天一早买少量最便宜的面包,去图书馆度过一天,常常整日没正式进餐。”
傅斯年的情况比陈寅恪更差。因为傅斯年祖父母在其留学期间先后去世,只剩老母弱弟等人,他们自己生活尚无着落,自然无力接济远在国外的傅斯年,因此,傅斯年在国外几乎是忍饥挨饿。
他曾写信给在法国留学的刘半农,叙述经济的困难,信中说:“中国自有留学生以来,从未遭此大劫。”
而刘半农的情况更糟,他当时已是五口之家,妻子和三个孩子都在身边,除了学业上的费用,一家人还要生活。
他给傅斯年的回信说:“可怜我,竟是自有生以后从未罹此奇穷大苦也。”
傅斯年在写给罗家伦、何思源等人的信中,也多次谈到因生活费无着,东借西挪,几乎断炊的窘状。“幸与老陈(指陈寅恪)定了一约,他先把二十镑之马克给我,我交了学费及他种零费,借给一位更穷的朋友三十马克,交了这月房钱,今天只剩下四个半马克,愁得这两天无以为计也。”
不久,又在致罗家伦、何思源的信中告诉他们自己的官费已无望,从此生活更无着落,信中说:“月中穷不可言,特别糟者是今后全无办法,山东学费已全无望矣。”
在致罗、何二人的另一封信中写道:“五月中旬连吃四日干面包,实在不免于夜间流涕。”现在“又有火炉子费,又交学费,故实是十分节省,每日吃饭在二马克与三马克之间,未曾看戏一次”。
在德国留学期间,尽管傅斯年的生活极为艰苦,但他依旧买书,赵元任妻子杨步伟说,“大战后因德国马克正低,这些书呆子就转到德国去,大买德国的各种书籍,有的终日连饭都不好好地吃,只想买书,傅斯年大约是其中的一个。”
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二日,傅斯年从德国回国抵达上海。
首先的要务是求职。这位少年成名的饱学之士,求职之路并不顺畅。据他一九二六年十一月致罗家伦的两封信,至少考虑了八个去处,但四处碰壁,十分失落沮丧。
首选是母校北大。他自称“如‘茫茫之狗’者留在上海,岂不都是为了对于北大之忠诚?”
一九二六年“三•一八”惨案后,北京政治氛围肃杀,师生人人自危。北大也是元气大伤,代理校长蒋梦麟和教授鲁迅、朱家骅等被北洋军阀列入拟通缉的黑名单;蒋梦麟、胡适、鲁迅、马叙伦、刘半农、顾孟余、朱家骅、马寅初、王世杰等教授难以容身,纷纷“走为上”。此时傅斯年不可能获得北大教职,不可能献身虎口,而且他也明确与蔡元培共进退,“蔡先生不到北大,故我也不去北大”。
其次,考虑去清华。“托朋友于燕京或清华弄几点钟对付着为生”,但他心思缜密,盘算去清华有“三难”:其一,对自己缺乏信心。“我很想先自己整理一年再去,因彼处我畏王静庵君(王国维),梁(梁启超)非我所畏(陈陈寅恪)我所敬,亦非所畏。”
当时,王国维、梁启超、陈寅恪三人和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国学院“四大导师”。
其二,时机不对。学期已过大半,清华“开学久,功课定”。
其三,说不出口。赵元任曾邀他去清华任教,他因想进北大,“故辞之”。现在北大进不去,他不愿吃“回头草”,再向赵开口想进清华,“我最无颜去说”;也不愿向陈寅恪开口求荐,因陈“本是不管闲事的,最不宜奉扰”。
其实他是多虑了。据吴宓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十六日的日记,当天陈寅恪与清华大学教务长梅贻琦商谈,聘傅斯年任清华教授。可见他的朋友也在为他四处奔走。只是各处也有实际情况,没有明确结果,不便相告。
再次,考虑去厦大。邀请他去厦大的顾颉刚只是个人愿望,只是说说而已,并未实际操作,“未曾早与人接洽,今乃空着”。这件事顾颉刚看来做得不靠谱,不仅误导了傅斯年,而且耽误了时间。
第四,考虑去东大。但他有三个顾虑:其一,“张贼(指张学良)来,大家走路”。其二,“无预备,教国文,甚有所虑”。他解释,此时“对旧学问之见解,实如涌泉”,但适宜做研究,如上讲堂开课,则一时有困难。其三,不愿过多麻烦朋友。因为东北大学如聘请他为国文科教授,“既超出预算,且可致别科闲话”。
第五,考虑去杭州。蔡元培邀请他去杭州,“我以为蔡先生事必是蓬莱楼阁”,意思是还只停留在设想阶段,所以没去,相信蔡元培“可以谅解我不就”。
第六,考虑去中法大学。一九二零年十月,在勤工俭学的法文预备学校基础上,汪精卫、吴稚晖、李石曾、蔡元培等人创办北京中法大学。傅斯年对法大的分量并不满意,所以没有立即答应去,更没有作为职业首选。
第七,考虑无奈从军。“看来此事只有两路,一仍去北京、清华、或法大(他们找我),一则弃书佩剑。”
第八,考虑做野鸡教员。他向罗家伦感慨,“四方八面,都有不可去不能去之势”。 “只有在上海做野鸡教员,此虽痛心,且对付一时!”甚至自嘲不如自杀,“日内方知此地野鸡教书匠之苦恼,实不如自尽之为愈也”。
最后傅斯年依靠北大的人脉,去了中山大学。
一九二六年七月,广东大学更名为中山大学。
八月,朱家骅任中山大学校务副主任委员、代理校务委员长。他大刀阔斧整顿中大,原来的四百多名教职员,五分之四被免职,只剩下七十多人,师资严重不足。
十月二十二日,中大校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,延聘国内知名学者来校任教。
朱家骅在《悼亡友傅孟真先生》中回忆,为充实中大文学院,他与校务委员长戴季陶、副委员长顾孟余商量后,聘三十岁的傅斯年,任中山大学教授、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、历史系主任。
得知消息后,傅斯年大喜过望。在赴任之前傅斯年又一次回到聊城,这是他最后一次回故乡。他把聊城看了个遍——曾经的学校,曾经的家,老城墙,光岳楼,包子铺……他慢慢行着,仿佛要把这一切都带走似的。他离开时还是懵懂少年,如今十几年过去了,他已是青年才俊,故乡没有变,变的只有自己。
http://www.zhujiediyiyin.com/yt107628/41175000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zhujiediyiyin.com。诸界第一因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zhujiediyiyi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