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8章 文化抗战
傅斯年虽然是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的代理所长,但毕竟是正所长。协助傅斯年的郑天挺,平日里主持日常工作,职务则是副所长。这正所长姓傅,副所长姓郑,还是有些麻烦的。
一次,有人有事找所长。工作人员把他带到傅斯年这里,对来人介绍说,这是我们的傅所长。来人以为傅斯年是副所长,就说自己是要找正所长的。傅斯年以为,人家要找郑天挺郑所长,就让工作人员带来人去找郑天挺。
不一会,人又被工作人员带了回来。办完事后,那个人嘟囔了一句:“怎么这么巧?正所长是傅所长,副所长是郑所长。”
此后,为了减少麻烦,有人来办事,接待人员总是先问:“你找傅所长还是郑所长?傅所长是正所长,郑所长是副所长……”
这样一来,又常把来办事的人搞得发懵,只好详加解释一番。
不过,傅斯年和郑天挺,一个正所长一个副所长之间的合作,倒是十分默契也十分的愉快。两个人,也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。
毫无疑问,这时候的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能够取得那么骄人的成绩。和这两个人的精诚合作密不可分。
郑天挺(1899年8月9日 -1981年12月20日),原名庆甡,字毅生,入大学后改名天挺,笔名攫日。光绪二十五年(1899年)七月初四日(8月9日),郑天挺生于北京。其父郑叔忱,光绪十六年(1890年)进士,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官、翰林院侍读、奉天学政、京师大学堂提调等职。母陆嘉坤,任天津北洋高等女学堂总教习。
光绪三十三年(1907年),郑天挺8岁的时候入北京闽学堂读书, 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改入江苏学堂。
宣统元年(1909年),郑天挺入闽学堂高小部,宣统三年(1911年)入顺天高等学堂一年级,民国元年(1912年)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。
民国六年(1917年),郑天挺考入北京大学本科国文门,期间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。民国九年(1920年)郑天挺在北京大学毕业。不久被聘为厦门大学国文教授。民国十年(1921年)春,任厦门大学文史地科教师兼图书部主任。同年夏,辞职返京考取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,专研古文字学。
民国十三年(1924年)毕业后,任教于北京大学、浙江大学。抗日战争爆发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、总务长,北京大学教授、文科研究所副所长。
抗战胜利后,郑天挺仍任北大历史系教授,还任北大文科研究所明清史料整理室主任,负责主持北大所藏的明清档案整理工作。
1949年1月,郑天挺多次参加傅作义召开的会议,呼吁和平。同年5月,文管会接收北大,郑天挺为校务委员会委员、副校长,兼史学系主任。
1952年院系调整,郑天挺调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,先后担任系主任,中国史研究室主任、副校长。在南开期间,郑天挺创建明清史研究室,主持校点《明史》。
1979年,郑天挺受教育部委托主办“明清史进修班”,主编《明清史资料》。同时还汇编其文史论著43篇《探微集》,并担任《中国历史大辞典》主编工作。
1980年起,任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、主.席.团执行主.席,天津市政.协.会议副.主.席
曾任中国史学会主.席团执行主.席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组负责人,中国档案学会顾问等。是第三、五届全国人.大.代.表,曾任中国民.主促.进会中央委员等职。
这是个人品高洁之士,王永兴说郑天挺“品德高尚高士君子”, 何炳棣说郑天挺是“当代完人”。
傅斯年等人在抗战的艰苦条件下, 在大后方重新恢复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,目标明确,就是要恢复和坚持因战争而中断的教育和学术研究,为国家培养和储备人才, 延续文化和学统。
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恢复和发展的实践表明,傅斯年等人的目标是达成了的。
中央史语所在李庄,进行的则是艰苦卓绝的文化抗战。
前面,我们介绍了董作宾的甲骨学巨著《殷历谱》,如何在李庄横空出世。也介绍了到李庄后,芮逸夫与胡庆钧到川南叙永进行苗族考察及其成果。
同样,在板栗坳的农舍里,历史组劳干沉浸在故纸堆中,默默工作了三四年,最后独立完成了居延汉简的全部整理和考释。
居延汉简是居延烽燧遗址中出土的简牍,时代约自西汉武帝末年(公元前1世纪初)至东汉中叶(公元2世纪初)。居延汉简反映出的内容非常丰富,它不仅真实记录了居延地区的原始屯戍活动和兴衰历史,而且还保留了从西汉中期到东汉初年的重要档案和文献资料,涉及到整个汉代社会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、科技、法律、哲学、宗教和民族等多领域的实际情况,具有极高的科学、历史与文物价值,对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劳干还发表了二十多篇居延汉简的研究论文。1943年至1944年两年间,他的《居延汉简考释•释文之部》和《居延汉简考释•考证之部》两部巨著相继在李庄石印出来。居延汉简研究是国际汉学界瞩目的重大科研课题。
李霖灿写出了《麽些象形文字字典》和《麽些标音文字字典》。
李光涛醉心于明清档案的整理,治史重细节考证。他和王崇武等整理的内阁大库档案及《明实录》,只是因缺少印刷条件未及刊印。后人有评价,明清档案整理是建立新史学的奠基石。
语言组一到李庄,就制定了“将中国语史、现代方言、西南土语等全部作科学的整理”的工作宗旨。他们的研究,对于重建中国现代语言学,对于在国际语言学界的话语权,对于语言学与人类学、人类社会文化史的沟通等方面都具有开创性意义。
板栗坳没有听音室和听音设备,但李方桂仍坚持“非汉语语言学”研究。他每月召集年轻的研究人员练习记音,告诫学生,“记音的技巧和准确性是语言研究的基础”。
他带着学生和助手,冒着生命危险到云南、贵州进行了汉语方言、傣语、壮语、藏语等调查。
董同龢、马学良、张琨等一批年轻语言学者,就是在李方桂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。
董同龢到李庄刚好三十来岁,在农舍里的一张神龛上,他继续汉语音韵史研究,1944年石印出版了《上古音韵表稿》,修正了著名汉学家高本汉的诸多看法,后不久又一研究成果《汉语音韵学》出版,这部书被称之为“天书”。
马学良毕业于北大文科研究所语言专业,他的《撒尼倮倮语语法》一书在李庄完成﹙现倮倮改称彝族﹚。这是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语音学传入我国后,第一部用现代语音学理论,描写实地语料的少数民族语言学著作,至今仍是学习彝语和彝族文化的重要资料。
1941年至1943年,考古组在吴金鼎的主持下,对四川彭山汉代崖墓和成都前蜀王建墓进行清理发掘,为汉代和五代十国时间的考古研究,为中国考古史续写下了新的篇章。
李济在李庄写成《殷墟器物甲编:陶器》、《李济考古学论文集》、《中国民族的起源》等中英文著作。梁思永、董作宾合著的中国第一本大型田野报告《城子崖》,在李庄石印出版。
……
http://www.zhujiediyiyin.com/yt107628/41175050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zhujiediyiyin.com。诸界第一因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zhujiediyiyin.com
一次,有人有事找所长。工作人员把他带到傅斯年这里,对来人介绍说,这是我们的傅所长。来人以为傅斯年是副所长,就说自己是要找正所长的。傅斯年以为,人家要找郑天挺郑所长,就让工作人员带来人去找郑天挺。
不一会,人又被工作人员带了回来。办完事后,那个人嘟囔了一句:“怎么这么巧?正所长是傅所长,副所长是郑所长。”
此后,为了减少麻烦,有人来办事,接待人员总是先问:“你找傅所长还是郑所长?傅所长是正所长,郑所长是副所长……”
这样一来,又常把来办事的人搞得发懵,只好详加解释一番。
不过,傅斯年和郑天挺,一个正所长一个副所长之间的合作,倒是十分默契也十分的愉快。两个人,也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。
毫无疑问,这时候的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能够取得那么骄人的成绩。和这两个人的精诚合作密不可分。
郑天挺(1899年8月9日 -1981年12月20日),原名庆甡,字毅生,入大学后改名天挺,笔名攫日。光绪二十五年(1899年)七月初四日(8月9日),郑天挺生于北京。其父郑叔忱,光绪十六年(1890年)进士,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官、翰林院侍读、奉天学政、京师大学堂提调等职。母陆嘉坤,任天津北洋高等女学堂总教习。
光绪三十三年(1907年),郑天挺8岁的时候入北京闽学堂读书, 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改入江苏学堂。
宣统元年(1909年),郑天挺入闽学堂高小部,宣统三年(1911年)入顺天高等学堂一年级,民国元年(1912年)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。
民国六年(1917年),郑天挺考入北京大学本科国文门,期间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。民国九年(1920年)郑天挺在北京大学毕业。不久被聘为厦门大学国文教授。民国十年(1921年)春,任厦门大学文史地科教师兼图书部主任。同年夏,辞职返京考取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,专研古文字学。
民国十三年(1924年)毕业后,任教于北京大学、浙江大学。抗日战争爆发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、总务长,北京大学教授、文科研究所副所长。
抗战胜利后,郑天挺仍任北大历史系教授,还任北大文科研究所明清史料整理室主任,负责主持北大所藏的明清档案整理工作。
1949年1月,郑天挺多次参加傅作义召开的会议,呼吁和平。同年5月,文管会接收北大,郑天挺为校务委员会委员、副校长,兼史学系主任。
1952年院系调整,郑天挺调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,先后担任系主任,中国史研究室主任、副校长。在南开期间,郑天挺创建明清史研究室,主持校点《明史》。
1979年,郑天挺受教育部委托主办“明清史进修班”,主编《明清史资料》。同时还汇编其文史论著43篇《探微集》,并担任《中国历史大辞典》主编工作。
1980年起,任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、主.席.团执行主.席,天津市政.协.会议副.主.席
曾任中国史学会主.席团执行主.席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组负责人,中国档案学会顾问等。是第三、五届全国人.大.代.表,曾任中国民.主促.进会中央委员等职。
这是个人品高洁之士,王永兴说郑天挺“品德高尚高士君子”, 何炳棣说郑天挺是“当代完人”。
傅斯年等人在抗战的艰苦条件下, 在大后方重新恢复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,目标明确,就是要恢复和坚持因战争而中断的教育和学术研究,为国家培养和储备人才, 延续文化和学统。
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恢复和发展的实践表明,傅斯年等人的目标是达成了的。
中央史语所在李庄,进行的则是艰苦卓绝的文化抗战。
前面,我们介绍了董作宾的甲骨学巨著《殷历谱》,如何在李庄横空出世。也介绍了到李庄后,芮逸夫与胡庆钧到川南叙永进行苗族考察及其成果。
同样,在板栗坳的农舍里,历史组劳干沉浸在故纸堆中,默默工作了三四年,最后独立完成了居延汉简的全部整理和考释。
居延汉简是居延烽燧遗址中出土的简牍,时代约自西汉武帝末年(公元前1世纪初)至东汉中叶(公元2世纪初)。居延汉简反映出的内容非常丰富,它不仅真实记录了居延地区的原始屯戍活动和兴衰历史,而且还保留了从西汉中期到东汉初年的重要档案和文献资料,涉及到整个汉代社会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、科技、法律、哲学、宗教和民族等多领域的实际情况,具有极高的科学、历史与文物价值,对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劳干还发表了二十多篇居延汉简的研究论文。1943年至1944年两年间,他的《居延汉简考释•释文之部》和《居延汉简考释•考证之部》两部巨著相继在李庄石印出来。居延汉简研究是国际汉学界瞩目的重大科研课题。
李霖灿写出了《麽些象形文字字典》和《麽些标音文字字典》。
李光涛醉心于明清档案的整理,治史重细节考证。他和王崇武等整理的内阁大库档案及《明实录》,只是因缺少印刷条件未及刊印。后人有评价,明清档案整理是建立新史学的奠基石。
语言组一到李庄,就制定了“将中国语史、现代方言、西南土语等全部作科学的整理”的工作宗旨。他们的研究,对于重建中国现代语言学,对于在国际语言学界的话语权,对于语言学与人类学、人类社会文化史的沟通等方面都具有开创性意义。
板栗坳没有听音室和听音设备,但李方桂仍坚持“非汉语语言学”研究。他每月召集年轻的研究人员练习记音,告诫学生,“记音的技巧和准确性是语言研究的基础”。
他带着学生和助手,冒着生命危险到云南、贵州进行了汉语方言、傣语、壮语、藏语等调查。
董同龢、马学良、张琨等一批年轻语言学者,就是在李方桂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。
董同龢到李庄刚好三十来岁,在农舍里的一张神龛上,他继续汉语音韵史研究,1944年石印出版了《上古音韵表稿》,修正了著名汉学家高本汉的诸多看法,后不久又一研究成果《汉语音韵学》出版,这部书被称之为“天书”。
马学良毕业于北大文科研究所语言专业,他的《撒尼倮倮语语法》一书在李庄完成﹙现倮倮改称彝族﹚。这是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语音学传入我国后,第一部用现代语音学理论,描写实地语料的少数民族语言学著作,至今仍是学习彝语和彝族文化的重要资料。
1941年至1943年,考古组在吴金鼎的主持下,对四川彭山汉代崖墓和成都前蜀王建墓进行清理发掘,为汉代和五代十国时间的考古研究,为中国考古史续写下了新的篇章。
李济在李庄写成《殷墟器物甲编:陶器》、《李济考古学论文集》、《中国民族的起源》等中英文著作。梁思永、董作宾合著的中国第一本大型田野报告《城子崖》,在李庄石印出版。
……
http://www.zhujiediyiyin.com/yt107628/41175050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zhujiediyiyin.com。诸界第一因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zhujiediyiyi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