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仁者心动
听了黄明远的话,众人面上皆是不信。
黄明远也知道众人心思,也不争辩,而是对志操身边两个武僧说道:“和尚,看到亭子外挂着的那个幡了吗?我且问你,是风吹的幡动,还是幡挟着风动。”
若是换了别的和尚,能给黄明远扯出个花来,但黄明远故意选了昙宗和惠瑒两个武僧,就是防止跟对方陷入辩论的怪圈。
昙宗不搭理黄明远,而惠瑒则说道:“是风在动!”
“不对。”黄明远摇摇头,看向昙宗说道,“怎么,昙宗,不敢答吗?”
这昙宗被挤兑的难堪,便说道:“既然不是风动,难道是幡动?”
黄明远又摇摇头,笑着说道:“不是风动,不是幡动,而是仁者心动。若离风则幡不曾动,若离幡则不见风动,若离心则不知何为动。”
众和尚一时皆惊。
彦琮禅师呼了一声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说道:“卫公果然有慧根,吾等不如也。”
黄明远笑道:“大和尚过奖了,非是黄明远有慧根,而是诸位身在彀中,一叶障目,不见泰山。此前佛家之中,诸多污秽之事,诸位难道尽不知否,怕是不尽然吧。”
眼看有人想申辩,黄明远伸手阻止道:“我知佛家之中,有修道人不见他人过之说,所以很多修行人对此避而不谈,这是对不见他人过的误解;而修道人不见他人过,是修道人能够站在对方立场,换象思维,能够理解对方,而不是见恶而不言。
我知道诸位今日见到寺庙损毁,僧尼还俗异常心痛,可为了佛家之新生,这些损失是值得的。佛家自天竺传入中原,至今已经六百年。六百年岁月,什么好的、坏的、香的、臭的都被吸纳进佛家,佛家是越来越壮大,可是期间诸人,善恶相杂,良莠不齐,引得人们对佛家声讨,这难道不是事实?如何有北魏太武帝、北周武帝灭佛之事,诸位心中难道真的不明白。若论向佛之虔诚,何如梁武帝者,南朝四百八十寺,可尔等佛家又是如何对待他的?”
彦琮禅师听了也只得叹道:“萧檀越之事,是我佛家之罪过。”梁武帝在侯景之乱中,被一群和尚饿死,乃是佛家无法遮掩的丑闻,每每说道这里,就是绝杀。
佛家之人,都没法辩解的一件事情。
黄明远接着说道:“大和尚,以前的事情都过去了,也无法改变,但现在问题却没有解决。今日之环境与当初太武帝灭佛、北周武帝灭佛之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,我敢断言,如果佛家一如今日,就是没有这一次整治,到了未来也逃不过屠杀。
今天子笃信佛家,故给了尔等一条明路,若是真想禁佛,难道那些屠杀僧尼、毁禁佛经的事情不会发生。天子没有这么做,正是爱护佛家的表现。清除了寄生在佛家众的污秽,到时候佛家便是众正盈朝,群贤毕至,方能解佛家之危难。
而现在的问题便是,诸位要和天子的正道势力站到一起,还是和那些邪教、贼人站到一起了。”
若是谈论佛经,讲什么功德、因果,黄明远当然不如这群大和尚,但是讲大道理,却是不逊色他们。
“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”,能做到名僧的也不是什么无名之辈,难道僧侣之间的恶行,他们真的不清楚。其实众人很清楚历次灭佛的原因,只是刀割在自己身上,有损的是自己的利益,所以众人实在肉疼。
大势不可逆,听到黄明远的话,所有人都无可奈何。
难道杨广不信佛吗?他比所有人都虔诚,但整治佛家,便能获得真金白银的人口、土地、粮食······这东西是信仰能换得吗?所以杨广虽然知道底下人做的很过火,但理由充分,且收获丰盛,他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而这些和尚难道不懂得大势吗?也不是。这一次众人如同逼宫一般,不过是求得天子和朝廷的底线,同时赚取一波东山再起的怜悯心。钱财乃身外之物,保不住也没有办法,但不能断了传承。
这时彦琮禅师说道:“卫公之言,振聋发聩,老和尚惭愧。佛家之弊病,我等也知之,只是此乃日积月累之事,非一时一刻可根治也。我等感怀天子隆恩,普降甘霖,润我佛家,我等必配合天子整治之事。只是我等苦行僧,其间多有可怜之人,还望朝廷明鉴,勿损了良善之人。”
黄明远乃说道:“大和尚放心,这次朝廷的宗旨是‘惩前毖后,治病救人’,万不会有碍大贤。”
“今佛家乱象,没个章程,这才让无数邪魔外道隐藏于佛家之中。我已经禀明天子,明鉴佛家之宗的正道门派,定为正数,以为传承。至于其它非正派之学说,皆不得传播、传承。”
将佛教的门派以行政化的手段定下了,实际上便是断了其向外创新发展的路子,佛家只得在朝廷划定了筐子里腾挪转移。相比未来那些佛家显宗,怕是不会再出现了。
众僧闻之,皆是大惊,这可是关乎到宗派传承的大事,没看到两汉时期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打生打死之事,朝廷稍微偏偏手,就能决定一个门派的传承。
此时也没人再愿意留在这里跟黄明远理论了。对于众人来说,最重要的事是想办法使门派成为国家所定的名门正派,否则连饭碗都保不住了。
“卫公大智,吾等不及也!”
众人着急忙慌要走,双方分别,黄明远对彦琮禅师说道:“吾有两偈,还请大和尚一观。”说完便当场写了两首四句偈语。
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”
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”
彦琮禅师看完身子一顿,过了良久才说道:“今日是贫僧执念了,贫僧今后当再不问世事。”说完,彦琮带着众僧拜别而去。
黄明远不由得轻声说道:“人在江湖中,皆从心所欲,如何能跳开红尘之外啊,何处是红尘,何处亦不是红尘,又有谁能够将其割裂的开呢?”
http://www.zhujiediyiyin.com/yt31118/13631771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zhujiediyiyin.com。诸界第一因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zhujiediyiyin.com
黄明远也知道众人心思,也不争辩,而是对志操身边两个武僧说道:“和尚,看到亭子外挂着的那个幡了吗?我且问你,是风吹的幡动,还是幡挟着风动。”
若是换了别的和尚,能给黄明远扯出个花来,但黄明远故意选了昙宗和惠瑒两个武僧,就是防止跟对方陷入辩论的怪圈。
昙宗不搭理黄明远,而惠瑒则说道:“是风在动!”
“不对。”黄明远摇摇头,看向昙宗说道,“怎么,昙宗,不敢答吗?”
这昙宗被挤兑的难堪,便说道:“既然不是风动,难道是幡动?”
黄明远又摇摇头,笑着说道:“不是风动,不是幡动,而是仁者心动。若离风则幡不曾动,若离幡则不见风动,若离心则不知何为动。”
众和尚一时皆惊。
彦琮禅师呼了一声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说道:“卫公果然有慧根,吾等不如也。”
黄明远笑道:“大和尚过奖了,非是黄明远有慧根,而是诸位身在彀中,一叶障目,不见泰山。此前佛家之中,诸多污秽之事,诸位难道尽不知否,怕是不尽然吧。”
眼看有人想申辩,黄明远伸手阻止道:“我知佛家之中,有修道人不见他人过之说,所以很多修行人对此避而不谈,这是对不见他人过的误解;而修道人不见他人过,是修道人能够站在对方立场,换象思维,能够理解对方,而不是见恶而不言。
我知道诸位今日见到寺庙损毁,僧尼还俗异常心痛,可为了佛家之新生,这些损失是值得的。佛家自天竺传入中原,至今已经六百年。六百年岁月,什么好的、坏的、香的、臭的都被吸纳进佛家,佛家是越来越壮大,可是期间诸人,善恶相杂,良莠不齐,引得人们对佛家声讨,这难道不是事实?如何有北魏太武帝、北周武帝灭佛之事,诸位心中难道真的不明白。若论向佛之虔诚,何如梁武帝者,南朝四百八十寺,可尔等佛家又是如何对待他的?”
彦琮禅师听了也只得叹道:“萧檀越之事,是我佛家之罪过。”梁武帝在侯景之乱中,被一群和尚饿死,乃是佛家无法遮掩的丑闻,每每说道这里,就是绝杀。
佛家之人,都没法辩解的一件事情。
黄明远接着说道:“大和尚,以前的事情都过去了,也无法改变,但现在问题却没有解决。今日之环境与当初太武帝灭佛、北周武帝灭佛之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,我敢断言,如果佛家一如今日,就是没有这一次整治,到了未来也逃不过屠杀。
今天子笃信佛家,故给了尔等一条明路,若是真想禁佛,难道那些屠杀僧尼、毁禁佛经的事情不会发生。天子没有这么做,正是爱护佛家的表现。清除了寄生在佛家众的污秽,到时候佛家便是众正盈朝,群贤毕至,方能解佛家之危难。
而现在的问题便是,诸位要和天子的正道势力站到一起,还是和那些邪教、贼人站到一起了。”
若是谈论佛经,讲什么功德、因果,黄明远当然不如这群大和尚,但是讲大道理,却是不逊色他们。
“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”,能做到名僧的也不是什么无名之辈,难道僧侣之间的恶行,他们真的不清楚。其实众人很清楚历次灭佛的原因,只是刀割在自己身上,有损的是自己的利益,所以众人实在肉疼。
大势不可逆,听到黄明远的话,所有人都无可奈何。
难道杨广不信佛吗?他比所有人都虔诚,但整治佛家,便能获得真金白银的人口、土地、粮食······这东西是信仰能换得吗?所以杨广虽然知道底下人做的很过火,但理由充分,且收获丰盛,他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而这些和尚难道不懂得大势吗?也不是。这一次众人如同逼宫一般,不过是求得天子和朝廷的底线,同时赚取一波东山再起的怜悯心。钱财乃身外之物,保不住也没有办法,但不能断了传承。
这时彦琮禅师说道:“卫公之言,振聋发聩,老和尚惭愧。佛家之弊病,我等也知之,只是此乃日积月累之事,非一时一刻可根治也。我等感怀天子隆恩,普降甘霖,润我佛家,我等必配合天子整治之事。只是我等苦行僧,其间多有可怜之人,还望朝廷明鉴,勿损了良善之人。”
黄明远乃说道:“大和尚放心,这次朝廷的宗旨是‘惩前毖后,治病救人’,万不会有碍大贤。”
“今佛家乱象,没个章程,这才让无数邪魔外道隐藏于佛家之中。我已经禀明天子,明鉴佛家之宗的正道门派,定为正数,以为传承。至于其它非正派之学说,皆不得传播、传承。”
将佛教的门派以行政化的手段定下了,实际上便是断了其向外创新发展的路子,佛家只得在朝廷划定了筐子里腾挪转移。相比未来那些佛家显宗,怕是不会再出现了。
众僧闻之,皆是大惊,这可是关乎到宗派传承的大事,没看到两汉时期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打生打死之事,朝廷稍微偏偏手,就能决定一个门派的传承。
此时也没人再愿意留在这里跟黄明远理论了。对于众人来说,最重要的事是想办法使门派成为国家所定的名门正派,否则连饭碗都保不住了。
“卫公大智,吾等不及也!”
众人着急忙慌要走,双方分别,黄明远对彦琮禅师说道:“吾有两偈,还请大和尚一观。”说完便当场写了两首四句偈语。
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”
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”
彦琮禅师看完身子一顿,过了良久才说道:“今日是贫僧执念了,贫僧今后当再不问世事。”说完,彦琮带着众僧拜别而去。
黄明远不由得轻声说道:“人在江湖中,皆从心所欲,如何能跳开红尘之外啊,何处是红尘,何处亦不是红尘,又有谁能够将其割裂的开呢?”
http://www.zhujiediyiyin.com/yt31118/13631771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zhujiediyiyin.com。诸界第一因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zhujiediyiyi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