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界第一因 > 天下安康 > 第九十七章 东渭桥之战

第九十七章 东渭桥之战

    李孝基是八月六日一大早收到李渊求援消息的,到了下午未时左右,便率军离开了长安城。

    从长安城到东渭桥有四十多里,本来最合适的时间是早上前往,当日便能到。但李孝基根本不敢耽搁,只得赶着下午,准备急行军连夜前往。

    半日之间完成集结而出发,本就是一个奇迹,当然李孝基出发的本能更早。

    不过李孝基谨慎,他在上午三军集结的时候,便派出去数十拨探马,搜查整个东渭桥方向。直到在方圆十多里的范围内没有发现隋军,他才敢出击。

    众人从未时出发,轻装简行,四十多里的距离一路狂奔,到了下午近戌时,已经离着东渭桥不远了。

    虽然唐军是急行军,而且只携带了三日的口粮,没有庞大的辅兵和物资拖累,但受限于时代,士兵还要携带盔甲和防御器械,这速度也没有快多少。

    入了八月,夏日已经逐渐转短,到了戌时,天虽未完全黑,但太阳也早就落山了。

    此时远望东渭桥,影影绰绰,模糊一片。

    虽然三军走了整整一下午,疲惫不堪。但李孝基并不准备休息,而是下令继续前进,在东渭桥边上扎营。

    东渭桥以南,尽是平原,毫无遮掩,不利防御。

    到了东渭桥,背水扎营,方是安全。

    因为一下午的急行军,而且途中没有歇息,三军士兵,很是抱怨。不过眼看东渭桥在望,众人也只得强忍着疲倦和怨气,持续行军。

    李孝基不是不知道军中的怨言,若是可以,他也不会如此仓促的行军,但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。

    不仅仅是李渊求援的急迫,他更担心行军途中会遇到隋军的游骑,引来隋军主力的围攻,所以才会分秒必争。

    戌时过半,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,而唐军也终于赶到东渭桥。

    李孝基乃下令三军扎营、吃饭,进行休息。

    而与此同时,李孝基又派人乘小舟横渡渭水,与李渊联络。渭河以北的情况,李孝基是着实不清楚,接应之事,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。

    驻足远望,渭北方向,一片雾蒙蒙的样子,什么也看不清。

    李孝基的心也一片阴郁。

    时至今日,他也不得不长叹一声,李唐的未来在哪里。

    李孝基待在岸边,正准备回军中,便感受到大地轻微的颤动,

    这种颤动刚开始并不强烈,但随着时间流逝,震动的强度不断地增加。到最后,他竟然感受到大地在跃动。

    李孝基满脸的恐惧。

    是骑兵,是隋军的骑兵。

    “敌袭!”

    整个唐军,刚刚到达渭河边上,因为众人疲惫不堪,连营帐都没开始搭建。一众人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,吃着兜囊里的面饼,靠在一起休息。甚至都有人因为疲惫,打起鼾来。

    尖锐的声音划破了漆黑的夜空,也惊醒了所有休息的唐军。

    众人不停地嘶喊着,希望可以组织队伍抵抗,但让一支已经倒下的军队再次站起来,哪是那么容易的。

    长途跋涉虽然疲惫,但只要一直走,还可能撑下去。可一旦松了这口气,停下来休息,短时间内,就再也别想重新赶路了。

    唐军也是一般。

    隋军的攻击选在了最合适的时候,让唐军赶到目的地,放松了全部的警惕,也放下了全部的心力,只剩下一群疲倦的躯壳。

    尽管唐军中的将领不停地组织三军将士抵抗,但一切都太迟了。

    东渭桥前是开阔的渭水冲积平原,地势平坦,没有丝毫遮挡。而在这种地形,步军遇到骑兵,又没有大营依靠,或者是列阵以待,那不管多强大的军队,结局只剩下崩溃了。

    就好像热兵器时代,在平原上,个人战斗力再强,也没法阻挡成群的坦克一般。

    隋军骑兵很快杀到众人的面前。

    那一柄柄露着寒光的横刀,就那么横冲直撞地落到他们的头上。

    隋军不以杀敌为主要目的,因此各部骑兵冲入唐军之后,便分割包围,将整个唐军撕扯成几十支小部队,然后再一个一个的绞杀。

    溃乱的唐军,面对骑兵的屠杀,只得四面逃窜,根本没有一点的还手之力。

    而且因为众人走了一天的路,两腿都跟灌了铅一般,所以这体能,连逃跑都困难。所以一众唐军,索性也不再逃了,直接就丢下武器,跪地求降。

    更有甚者,眼看无路可逃,便拼命地往渭河之中冲去。

    一众人跟下饺子一样,跳入渭水之中。可夏季水流大,跳入渭水之中,别管会不会水,多就是一个死字了。

    隋军骑兵从乱军之间穿过,根本不管唐军是投降还是溃逃。他们的目标是直奔唐军中军。

    八千唐军,乱作一团,只有李孝基的中军亲兵还在勉强抵抗。

    但这点人的抵抗,根本没有多大的意义。

    这抵抗如微火、如浮萍,仿佛再等那么一瞬间,便会熄灭、落定。

    李孝基满脸痛苦地看着这片零落的战场,心如刀绞。

    败了,一切都败了。

    这一仗,败的不只是他李孝基和八千唐军,还有整个李唐的命运。

    李孝基赶紧叫来十五岁的侄子李道宗。

    李孝基膝下无子,而他的兄长李韶早死,却有三个儿子,因此平日里李孝基待侄子视若己出。

    李道宗是李韶的长子,年仅十五岁,却为人谨厚好武,勇冠三军,是李家下一代的佼佼者。

    李道宗此时杀的满身是血,来到叔父跟前。

    李孝基乃言道:“今日我军兵败,长安必然不保。我死不足惜,可是唐王在渭北还有数万大军,并不知晓渭南的情况。你且渡过渭水,去见唐王,将渭南的情景尽告诉唐王,让他不要撞入隋军在长安的埋伏。”

    李道宗点点头,低声问道:“叔父怎么办?”

    李孝基一声惨笑。

    “我得唐王重任,领上万兵马,戍卫长安,权高责重,可今日一朝,兵败丧师,使长安陷入危机之中,今实无言再见唐王。”

    “叔父!”

    李孝基抓住李道宗的肩膀说道:“快走吧!你且记住了,李家但有一人不死,我李家就不亡。”

    李道宗满脸是泪,回望一眼叔父,打马向东渭桥冲去。

    

    http://www.zhujiediyiyin.com/yt31118/29097009.html

    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zhujiediyiyin.com。诸界第一因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zhujiediyiyi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