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33章时弊优劣
第1133章时弊优劣
孔抚此时彻底地懵了,素来沉着的他,完全方寸大乱,聪明如他,到了现在,已经意识到自己被王简坑了。他敢明目张胆的反对冉明这个君父吗?这可是儒家的伦理纲常,反对冉明这不是自己抽自己的嘴巴吗?况且此时不是原来独尊儒术的时代。此时已经出山的法家、墨家,还巴不得儒家跟皇帝对立起来呢?
此时儒家不是冉明治国的唯一选择,法、墨、阳阳、纵横诸家都等看笑话呢,如果真恶了皇帝,让冉明学秦始皇禁儒,那么他孔抚就是儒家千古罪人。
孔抚和一众儒家大臣都冷汗直流,甚至不少人都心里直接问候王简家中的女性“能不能再坑点?”
谁让冉明对领土的胃口永远止境呢?占了汉朝时开创的西域并不满足,持续西征,提前三百多年把大唐打下来的安西给弄到手了。至于中南半岛,这个地方中国历朝历代都没有完全征服,偏偏满朝嘉庆皇帝还在法国佬的蛊惑下允许越南分裂了出去,当然满清做的破事不止这一点,太多了懒得说了。
不过,王简的话倒是给了冉明一个提醒,华夏历代都是按照九服制度进行制定国策的。对于蛮族,就是可以利用的角色,像汉朝时期的羌、越、俚、獠都是属于这一类,需要表面臣服,称臣纳贡,听说好说,不听话就可以揍你。夷,就是敌视国家,不存在沟通可能。像匈奴就是这一类,逮住机会就可劲打,直接打死打灭了。镇,这个其实不好说,魏国在南洋土著部落行使的其实就是周朝的镇(既镇压)距离够远,你可以在你家里玩泥巴。敢放肆就出兵打你。藩国,其实周朝时期的藩国非常操蛋,而后世的藩国更加操蛋了。这个魏国给更改了。
冉明没有正式提出了魏国的九服制度,不过在内心里其实已经在勾勒轮廓了。魏国的王畿不是千里为中心,而是以晋朝二十三州,包括交州、幽州、凉州在内的州郡。候服则是像庭州、楚州、信州、平州、营州、夷州、金州以及中南三州。这样的地区都是在魏国一朝新吞并的,为了维持统治,会给原本土著部落一定的权力,而且会把魏国重臣封国封地划定在内。
至于其他夷、蛮、镇、藩,冉明则没有考虑,因为没有必要,因为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,像明太祖倒好,把日本列为不征之国,结果倭寇横行江南周边。这样其实是不对的,要魏国采取还是夷、蛮、镇、藩的待遇,要看这些国家和部落的表现,表现不好,候服照灭不误。
冉明的治国思想是内圣外王,一手孔儒,一手孙武,面带商君微笑,脚踩白起之步。
徐州治所彭城,彭城自古便是北国锁钥、南国门户、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,一直是淮海地区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历史上彭城因楚霸建都于此而闻名天下。
此时魏国因冉明曾赐封彭城王,又因彭城靠近魏国南北运河枢纽,变成了商业重镇。美洲代表团抵达彭城的时候,彭城已经入夜。
在没有电灯的时代,只要入夜,大部分城池都陷入了黑暗之中。可是由于这里是商业重镇,所以彻底无眠。
赫斯特第一次看到灯火通明的城市,感觉异常震撼。朐县虽然繁荣,不过是一座新兴县城,和千年古都彭城相比,显得太没有底蕴了。彭城原本的历史上是南北对峙的前沿,所以城墙修得非常高大坚固,各种城防设施齐全。
赫斯特突然跪在了彭城的大街上用结结巴巴的汉语道:“我终于来到了天国,看到了天国的繁华。”
随行魏国官员嗤笑道:“没有见过世面的土包子,彭城和邺城相比算个屁啊!”
过了彭城,就进入了华北平原,华北平原就是黄淮海平原,这里是中国东部最大的平原,也是最重要的产粮区。华北平原地势平坦,河湖众多,交通便利,经济发达,自古即为中国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积约占中国五分之一。
当然,在周朝的时候,华北平原东部其实已经属于东夷和淮夷的统治范围了。在华北平原上生活了大大小小数十个部落,已经融合成了华夏民族。美洲代表团出了彭城一路沿着通济渠。进入梁郡境内。
在后世一直认为是隋朝杨广直接修通了京杭大运河,事实上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。京杭大运河是一个历代工程,各个朝代都开始修建,直到杨广时期这才算是真正联通起来。作为京杭大运河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通济渠,而通济渠的前身就是汴河,而汴河的前身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沟。鸿沟是战国时期陆续开凿成功的,是当时中原大规模的水利工程。这条长达一千余公里的古代运河,到杨广时期事实上已经流淌了一千多年。站在通济渠运河的车轮船上,看着两岸一望无际的麦田,美洲代表团已经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。
要说美洲物种资源确实非常丰富,无论是后世我们熟知番薯、豆薯、马铃薯、木薯、南瓜、花生、向日葵、辣椒、番茄、菜豆、利马豆、西洋苹果、菠萝、番荔枝、番石榴、油梨、腰果、可可、西洋参、番木瓜、陆地棉、烟草等近三十种植物流传到了中国。可以说这是大自然对美洲的馈赠。但是身为美洲人拥有无数高产的农作物,却因为没有成熟的种植方式,低产低收,甚至出现无数饥荒,这不是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。不过明末穿越都会把什么土豆、玉米作为万金油,可以解决明朝的饥荒问题。事实上这也是一种理想的想法。
自从1492年,哥伦布发现美洲,引发了欧洲人对这块所谓“新大陆”的注意。在美洲成功殖民后,美洲农作物先开始移植到了欧洲,然后又传到了中国。不过最开始的时候,无论是土豆、还是玉米,产量并不高,等到后世那种土豆亩万上万斤的时候,这是经过十数代人辛苦培育的结果。从这些美洲作物引进中国,到成为中国主流农产品的时候,这个时间是历经了近三百年的时间。
美洲人的种植技术更加落后,几乎和南洋土著一样的种植方式,反正土豆和玉米的生长周期都非常短,再加上中美洲气候湿润、天气温暖,他们在大部分的时候,还是可以完成自足的。当美洲人的粮食不够吃的时候,美洲人就会以自己的方式减少人口。这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非常野蛮而又血腥的“血祭”,一场血祭少的时候会杀掉几千人,多的时候就是数万人,这样以来,千百年来,美洲人口始终控制在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,结果美洲人就慢慢从世界的民族之林中消失了。
其实要说像西方殖民者的这种民族屠杀,中国也历经数次,无论是五胡乱华(据统计被屠杀近两千万人口)蒙古帝国的兴起,这次屠杀空前绝后,已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。估计中国直接死于屠杀的有六千七百多万。连同中亚西亚和东欧共死亡约两亿人。如果当时汉人的人口仍是三四千万,估计汉人当时也被杀绝了。不过那个时候汉人人口已经超过亿万,杀了一大半,仍没有亡族灭种。至于满清入关,那种屠杀则更加发指,不过因为汉人那庞大的人口基数,不可能像其他小部落和民族一样,直接被杀光灭净。
五月的麦子已经开始抽穗授粉,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诱人的甜蜜气息。魏国农业已经拥有了相当超前的技术,首先是在病虫害的防治方面。原来历史上中国一直缺乏对于菌类和蚜虫的防治手段,只能靠天收成。不过在冉明重点扶持农业科技发展时,魏国道教炼丹术士,就配置了多达三十余种化学农药,这样的农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病虫害对麦子的伤害,也可以降低麦子减产。此时正是麦子全蚀病第三个高发期,全蚀病是小麦上的毁灭性病害,引起植株成簇或大片枯死,降低有效穗数、穗粒数及千粒重,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。轻者会减产两成,重者会减产过半,甚至绝收。
这些农民眼看着丰收在既,但是麦子的全蚀病也有越来越重的趋势。无数负责农业的官员和技术人员进入乡间田地中,针对各区病发程度不度,帮助农民进行调配农药,处置害虫。
有人喷洒农药,有的人则是利用抽穗期,给缺水的麦田灌溉。在更远的地方,一群群的人正在河边安置巨大的水车,有官吏骑着马四处巡视,来往不绝的马车,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让美洲代表团为之汗颜。
美洲那些城邦何时拥有过如此繁忙的躬耕情景?这些美洲代表心思各异?玉米是美洲人的主食,事实上玉米的口感并不好,偶尔吃一次倒不错,让你天天吃,对胃剖功能将是一种非常大的负担。其实麦子也是一样,以往的时候,麦子不是用来磨成粉蒸馒头和做面条的,而是直接放进锅加水煮,最后煮成麦粥,味道的话,可以自行脑补。
不过此时魏国却抛弃了做麦粥的生活习惯,原来人们不是不知道麿成面粉口感好,容易消化,只是他们的粮食太少,舍不得浪费那些麦麸。现在随着魏国粮食收入的增加,人均拥有可支配的粮食增多,人们也开始改变生活习惯了。麦粥已经完全退出了百姓的生活中,一些河流落差大的地方,就建立了巨大的水力石磨,用来磨面粉。精粉用来吃,而麦麸则用来养牲畜。反正勤劳的汉人是不会浪费一粒粮食的。
随着魏国粮食产量(有很大一部分粮食都是劫掠而来)增加,从而引起魏国养殖业的兴起,普通一个村子,哪里都是猪减遍地跑,鸡鸭吱吱叫,这些家畜和家禽的养殖,一部分会被卖掉换钱,一部分也会进入百姓的口腹之中。
此时羽蛇神大祭司已经被魏国通济渠沿岸出现的各种器械给迷住了,这些散发着古老东方智慧的器具,不但简单,而且实用。
对于美洲代表团表现出来的消息,都会通过皇家特卫的消息渠道第一时间送进冉明的案前,冉明经过这些美洲代表团的表现,可以得出一个结论。其实美洲代表团受到华夏文明的影响非常小,如果不是他们的智力退化了,那么就是殷商遗民遭遇了不测。不过这并不是冉明关心的问题。
政治这个东西,就像是尿壶,需要的时候,它必须出现的需要的地方,不需要的时候,可以扔掉,丢弃。从内心里来讲,冉明也不想把美洲人拉进华夏这个民族的大家庭中,不过为了统治的需要,这个情感,必须抛弃。
有道是帝王无情,不是帝王没有情感,而是因为,有了情感,就会有太多牵绊,有了这些牵绊,就无法去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意图。秦始皇为了统一,焚烧了六国文字典籍,把不属于秦朝的任何文字记录都焚毁了,对于历史传承来说,这样做是非常严重的错误,但是对于一个帝王来说,这么做就是最符合秦国利益的事情。如果秦始皇没有铁石心肠,恐怕中国到现在还像印度一样,拥有一百八十多个民族,拥有二百多种语言以及一百多种文字,万千信仰,整个国家就是一盘散沙。
中原历史上,无论是秦始皇,是唐太宗,都是绝情之人。只有无情他们才开创了创世的伟业。冉明摇摇头试着将他脑袋中的各种情感抛出脑外。
此时夜已经深了,太武殿中却灯火通明,人影交绰,冉明举行了内阁扩大会议,不仅内阁成员全体参加,就连在邺城五品以上的官员,也都参加了。
http://www.zhujiediyiyin.com/yt54675/25628193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zhujiediyiyin.com。诸界第一因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zhujiediyiyin.com
孔抚此时彻底地懵了,素来沉着的他,完全方寸大乱,聪明如他,到了现在,已经意识到自己被王简坑了。他敢明目张胆的反对冉明这个君父吗?这可是儒家的伦理纲常,反对冉明这不是自己抽自己的嘴巴吗?况且此时不是原来独尊儒术的时代。此时已经出山的法家、墨家,还巴不得儒家跟皇帝对立起来呢?
此时儒家不是冉明治国的唯一选择,法、墨、阳阳、纵横诸家都等看笑话呢,如果真恶了皇帝,让冉明学秦始皇禁儒,那么他孔抚就是儒家千古罪人。
孔抚和一众儒家大臣都冷汗直流,甚至不少人都心里直接问候王简家中的女性“能不能再坑点?”
谁让冉明对领土的胃口永远止境呢?占了汉朝时开创的西域并不满足,持续西征,提前三百多年把大唐打下来的安西给弄到手了。至于中南半岛,这个地方中国历朝历代都没有完全征服,偏偏满朝嘉庆皇帝还在法国佬的蛊惑下允许越南分裂了出去,当然满清做的破事不止这一点,太多了懒得说了。
不过,王简的话倒是给了冉明一个提醒,华夏历代都是按照九服制度进行制定国策的。对于蛮族,就是可以利用的角色,像汉朝时期的羌、越、俚、獠都是属于这一类,需要表面臣服,称臣纳贡,听说好说,不听话就可以揍你。夷,就是敌视国家,不存在沟通可能。像匈奴就是这一类,逮住机会就可劲打,直接打死打灭了。镇,这个其实不好说,魏国在南洋土著部落行使的其实就是周朝的镇(既镇压)距离够远,你可以在你家里玩泥巴。敢放肆就出兵打你。藩国,其实周朝时期的藩国非常操蛋,而后世的藩国更加操蛋了。这个魏国给更改了。
冉明没有正式提出了魏国的九服制度,不过在内心里其实已经在勾勒轮廓了。魏国的王畿不是千里为中心,而是以晋朝二十三州,包括交州、幽州、凉州在内的州郡。候服则是像庭州、楚州、信州、平州、营州、夷州、金州以及中南三州。这样的地区都是在魏国一朝新吞并的,为了维持统治,会给原本土著部落一定的权力,而且会把魏国重臣封国封地划定在内。
至于其他夷、蛮、镇、藩,冉明则没有考虑,因为没有必要,因为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,像明太祖倒好,把日本列为不征之国,结果倭寇横行江南周边。这样其实是不对的,要魏国采取还是夷、蛮、镇、藩的待遇,要看这些国家和部落的表现,表现不好,候服照灭不误。
冉明的治国思想是内圣外王,一手孔儒,一手孙武,面带商君微笑,脚踩白起之步。
徐州治所彭城,彭城自古便是北国锁钥、南国门户、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,一直是淮海地区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历史上彭城因楚霸建都于此而闻名天下。
此时魏国因冉明曾赐封彭城王,又因彭城靠近魏国南北运河枢纽,变成了商业重镇。美洲代表团抵达彭城的时候,彭城已经入夜。
在没有电灯的时代,只要入夜,大部分城池都陷入了黑暗之中。可是由于这里是商业重镇,所以彻底无眠。
赫斯特第一次看到灯火通明的城市,感觉异常震撼。朐县虽然繁荣,不过是一座新兴县城,和千年古都彭城相比,显得太没有底蕴了。彭城原本的历史上是南北对峙的前沿,所以城墙修得非常高大坚固,各种城防设施齐全。
赫斯特突然跪在了彭城的大街上用结结巴巴的汉语道:“我终于来到了天国,看到了天国的繁华。”
随行魏国官员嗤笑道:“没有见过世面的土包子,彭城和邺城相比算个屁啊!”
过了彭城,就进入了华北平原,华北平原就是黄淮海平原,这里是中国东部最大的平原,也是最重要的产粮区。华北平原地势平坦,河湖众多,交通便利,经济发达,自古即为中国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积约占中国五分之一。
当然,在周朝的时候,华北平原东部其实已经属于东夷和淮夷的统治范围了。在华北平原上生活了大大小小数十个部落,已经融合成了华夏民族。美洲代表团出了彭城一路沿着通济渠。进入梁郡境内。
在后世一直认为是隋朝杨广直接修通了京杭大运河,事实上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。京杭大运河是一个历代工程,各个朝代都开始修建,直到杨广时期这才算是真正联通起来。作为京杭大运河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通济渠,而通济渠的前身就是汴河,而汴河的前身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沟。鸿沟是战国时期陆续开凿成功的,是当时中原大规模的水利工程。这条长达一千余公里的古代运河,到杨广时期事实上已经流淌了一千多年。站在通济渠运河的车轮船上,看着两岸一望无际的麦田,美洲代表团已经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。
要说美洲物种资源确实非常丰富,无论是后世我们熟知番薯、豆薯、马铃薯、木薯、南瓜、花生、向日葵、辣椒、番茄、菜豆、利马豆、西洋苹果、菠萝、番荔枝、番石榴、油梨、腰果、可可、西洋参、番木瓜、陆地棉、烟草等近三十种植物流传到了中国。可以说这是大自然对美洲的馈赠。但是身为美洲人拥有无数高产的农作物,却因为没有成熟的种植方式,低产低收,甚至出现无数饥荒,这不是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。不过明末穿越都会把什么土豆、玉米作为万金油,可以解决明朝的饥荒问题。事实上这也是一种理想的想法。
自从1492年,哥伦布发现美洲,引发了欧洲人对这块所谓“新大陆”的注意。在美洲成功殖民后,美洲农作物先开始移植到了欧洲,然后又传到了中国。不过最开始的时候,无论是土豆、还是玉米,产量并不高,等到后世那种土豆亩万上万斤的时候,这是经过十数代人辛苦培育的结果。从这些美洲作物引进中国,到成为中国主流农产品的时候,这个时间是历经了近三百年的时间。
美洲人的种植技术更加落后,几乎和南洋土著一样的种植方式,反正土豆和玉米的生长周期都非常短,再加上中美洲气候湿润、天气温暖,他们在大部分的时候,还是可以完成自足的。当美洲人的粮食不够吃的时候,美洲人就会以自己的方式减少人口。这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非常野蛮而又血腥的“血祭”,一场血祭少的时候会杀掉几千人,多的时候就是数万人,这样以来,千百年来,美洲人口始终控制在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,结果美洲人就慢慢从世界的民族之林中消失了。
其实要说像西方殖民者的这种民族屠杀,中国也历经数次,无论是五胡乱华(据统计被屠杀近两千万人口)蒙古帝国的兴起,这次屠杀空前绝后,已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。估计中国直接死于屠杀的有六千七百多万。连同中亚西亚和东欧共死亡约两亿人。如果当时汉人的人口仍是三四千万,估计汉人当时也被杀绝了。不过那个时候汉人人口已经超过亿万,杀了一大半,仍没有亡族灭种。至于满清入关,那种屠杀则更加发指,不过因为汉人那庞大的人口基数,不可能像其他小部落和民族一样,直接被杀光灭净。
五月的麦子已经开始抽穗授粉,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诱人的甜蜜气息。魏国农业已经拥有了相当超前的技术,首先是在病虫害的防治方面。原来历史上中国一直缺乏对于菌类和蚜虫的防治手段,只能靠天收成。不过在冉明重点扶持农业科技发展时,魏国道教炼丹术士,就配置了多达三十余种化学农药,这样的农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病虫害对麦子的伤害,也可以降低麦子减产。此时正是麦子全蚀病第三个高发期,全蚀病是小麦上的毁灭性病害,引起植株成簇或大片枯死,降低有效穗数、穗粒数及千粒重,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。轻者会减产两成,重者会减产过半,甚至绝收。
这些农民眼看着丰收在既,但是麦子的全蚀病也有越来越重的趋势。无数负责农业的官员和技术人员进入乡间田地中,针对各区病发程度不度,帮助农民进行调配农药,处置害虫。
有人喷洒农药,有的人则是利用抽穗期,给缺水的麦田灌溉。在更远的地方,一群群的人正在河边安置巨大的水车,有官吏骑着马四处巡视,来往不绝的马车,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让美洲代表团为之汗颜。
美洲那些城邦何时拥有过如此繁忙的躬耕情景?这些美洲代表心思各异?玉米是美洲人的主食,事实上玉米的口感并不好,偶尔吃一次倒不错,让你天天吃,对胃剖功能将是一种非常大的负担。其实麦子也是一样,以往的时候,麦子不是用来磨成粉蒸馒头和做面条的,而是直接放进锅加水煮,最后煮成麦粥,味道的话,可以自行脑补。
不过此时魏国却抛弃了做麦粥的生活习惯,原来人们不是不知道麿成面粉口感好,容易消化,只是他们的粮食太少,舍不得浪费那些麦麸。现在随着魏国粮食收入的增加,人均拥有可支配的粮食增多,人们也开始改变生活习惯了。麦粥已经完全退出了百姓的生活中,一些河流落差大的地方,就建立了巨大的水力石磨,用来磨面粉。精粉用来吃,而麦麸则用来养牲畜。反正勤劳的汉人是不会浪费一粒粮食的。
随着魏国粮食产量(有很大一部分粮食都是劫掠而来)增加,从而引起魏国养殖业的兴起,普通一个村子,哪里都是猪减遍地跑,鸡鸭吱吱叫,这些家畜和家禽的养殖,一部分会被卖掉换钱,一部分也会进入百姓的口腹之中。
此时羽蛇神大祭司已经被魏国通济渠沿岸出现的各种器械给迷住了,这些散发着古老东方智慧的器具,不但简单,而且实用。
对于美洲代表团表现出来的消息,都会通过皇家特卫的消息渠道第一时间送进冉明的案前,冉明经过这些美洲代表团的表现,可以得出一个结论。其实美洲代表团受到华夏文明的影响非常小,如果不是他们的智力退化了,那么就是殷商遗民遭遇了不测。不过这并不是冉明关心的问题。
政治这个东西,就像是尿壶,需要的时候,它必须出现的需要的地方,不需要的时候,可以扔掉,丢弃。从内心里来讲,冉明也不想把美洲人拉进华夏这个民族的大家庭中,不过为了统治的需要,这个情感,必须抛弃。
有道是帝王无情,不是帝王没有情感,而是因为,有了情感,就会有太多牵绊,有了这些牵绊,就无法去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意图。秦始皇为了统一,焚烧了六国文字典籍,把不属于秦朝的任何文字记录都焚毁了,对于历史传承来说,这样做是非常严重的错误,但是对于一个帝王来说,这么做就是最符合秦国利益的事情。如果秦始皇没有铁石心肠,恐怕中国到现在还像印度一样,拥有一百八十多个民族,拥有二百多种语言以及一百多种文字,万千信仰,整个国家就是一盘散沙。
中原历史上,无论是秦始皇,是唐太宗,都是绝情之人。只有无情他们才开创了创世的伟业。冉明摇摇头试着将他脑袋中的各种情感抛出脑外。
此时夜已经深了,太武殿中却灯火通明,人影交绰,冉明举行了内阁扩大会议,不仅内阁成员全体参加,就连在邺城五品以上的官员,也都参加了。
http://www.zhujiediyiyin.com/yt54675/25628193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zhujiediyiyin.com。诸界第一因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zhujiediyiyi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