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2章 铠甲产量无法达到预期,老尚书单安仁一语惊醒梦中人
实际上虽然朱棡回到京城已经快一年时间了,但晋军对草原的征伐,却直到邓镇和冯诚来应天府之后才停止。
毕竟作为太原乃至整个山西的最高领导,朱棡只需要把握重点,抓主要方面即可。
他相信只要大方向把好关,以自己目前展现出来的实力,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的。
“抓大放小”这一领导摸鱼的必备口诀,朱棡早已烂熟于心了。
谢钰儿其实并不关心公务方面的事情,她只是担心朱棡仗着个人武勇,在战场上过于身先士卒。
文从李希颜,武从常遇春。
自己的夫君可谓是,老朱家的文武全才。
再加上掌握着二十万黑骑,以及一万神机营。
谢钰儿实在是想不出,朱棡有什么理由不飘?
然而就在谢钰儿打算再说点什么的时候,门外忽然响起了陆风的声音。
“殿下,工部尚书单安仁求见。”
作为大明首任的工部尚书,单安仁可谓是文武全才。
自从龙凤二年率众归附老朱之后,他便开始不遗余力地发挥自己的作用。
龙凤三年,单安仁守镇江,严饬军伍。
敌不敢犯,移守常州。
龙凤四年,单安仁为浙江提刑按察司按察副使。
龙凤七年,单安仁升任浙江提刑按察司按察使。
龙凤十年十一月二日,单安仁被召为中书省左司郎中。
龙凤十一年,单安仁调任瑞州守御千户。
吴元年,单安仁被召为将作司卿。
洪武元年,单安仁任工部尚书,阶嘉议大夫。
洪武二年,单安仁改任兵部尚书。
历史上已经67岁的单安仁,在洪武二年以精力衰孱请致仕。
老朱闵其劳,赐田三千亩、牛七十头。
每年给予他尚书一半的俸禄,以养其终身。
然而如今已经快洪武十年了,单安仁依然以工部尚书的身份,继续活跃在大明的朝堂上。
看着头发花白的单安仁,朱棡面带关切地说道:“单大人工作之余也要多注意身体,我大明还需要您这样的肱骨之臣。”
单安仁叹了一口气说道:“老臣今年已经七十四了,人生八十古来稀,恐怕也活不了几年了。
如今大明依然是百废待兴,朝廷又正值用人之际,老臣多少还能发挥点余热。”
说话间单安仁便主动结束寒暄,直接转入了正题。
“公输器负责的钢铁厂,采用便‘边建设边生产’的方式,现在已经生产出了晋王殿下所说的一体化铠甲。”
在项目建设过程中,采取边建设、边完善、边生产的经营模式,是后世一些国内企业压缩工期的惯用手段
这样既缩短了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,又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。
只是朱棡没想到,公输器能够在没有人指点的情况下,就无师自通的掌握了这种经营模式。
朱棡和单安仁赶到钢铁厂没多久,高169厘米、重量达到33公斤的全身板甲,就被公输器亲自送了过来。
“由于盔甲的重量被均匀地分散到全身,因此穿戴者仍能保持高度的灵活性,可以跳跃、奔跑和自由移动。
另外这套铠甲是铰接式的,从颈部到脚趾,完全覆盖使用者的全身。”
本着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”这一原则,朱棡作为体验者率先使用了,大明的第一套全身板甲。
虽然大明还不存在后来的人体工程学,但经过公输器指导的工匠,已经在盔甲的制作上成熟运用起相关理念。
尤其是关节部分的处理,在这方面体现得尤其明显。
朱棡在穿上板甲之后,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行动受限,几乎可以做出全部的战术动作。
“像这样的全身板甲,你们多长时间可以制作一套?”
公输器挠了挠头,“按照目前的进度来看,26人的制甲工厂,5个月内能加工出接近1600套铠甲。”
刚刚从板甲里面脱离出来的朱棡,皱着眉头说道:“三个制甲工厂加起来,每年的产能只有11500多套。
这和孤王预期的目标,相差实在是太远了。”
公输器一脸无奈的解释道:“要打出一整块结实的铁片挺累人的,依靠铁匠抡大锤,敲打红色的铁胚。
几个人敲打半天,依然无法做到将铁胚敲均匀。
再加上防护四肢的全身甲,需要保证关节灵活,这得有更出色的手工活才行。”
即将进入耄耋之年的单安仁,早就打算申请将公输器调到工部任职。
如今眼看着对方的工作成绩,无法让晋王殿下满意。
他连忙开口说道:“由于采取了‘边建设边生产’的方式,无论铁厂还是制甲工厂,如今都处于半开工状态。
老臣认为既然殿下已经成立了神机营,陛下也有意在此基础上扩建神枢营。
那么就是说武器的革新已经势不可挡,这必然会带来防御装备的革新。
传统的铠甲无疑会成为枪炮的活靶子,相比之下前朝流传的布面甲经过改良之后,恰恰能够形成我大明铠甲的主要样式。”
朱棡这时才想起,明朝甲胄吸收了唐宋汉甲的精致,和元朝甲胄的简约。
无论从实用性还是艺术性,大明甲胄都可以称之为古代制甲工艺的最高峰。
预感到单安仁接下来要说什么的朱棡,嘴角处流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,双眸中更是带着令人难以直视的睥睨。
“孤王倒是很想听听,你打算如何改良?”
朱棡目光炯炯地盯着单安仁,嘴角挂着一丝微笑。
他心里非常清楚,眼前这位朝廷重臣可不是个等闲之辈。
若没有几分本事,又岂能承担起制甲这样重要的责任呢?
单安仁深吸一口气,挺起胸膛,信心满满地回答道:“回殿下,老臣以为可以在关键部位,如胸甲、头盔等处。
采用更加坚固的材料,以增强防护力。
与此同时减轻甲胄整体重量,让士兵们在战斗时能够更加灵活地移动,从而提高战斗力。”
朱棡听后微微颔首,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
他深知战争形势变幻莫测,唯有不断推陈出新,才能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。
单安仁见朱棡点头认可,心中更是充满了信心和动力。
http://www.zhujiediyiyin.com/yt97463/39314656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zhujiediyiyin.com。诸界第一因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zhujiediyiyin.com
毕竟作为太原乃至整个山西的最高领导,朱棡只需要把握重点,抓主要方面即可。
他相信只要大方向把好关,以自己目前展现出来的实力,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的。
“抓大放小”这一领导摸鱼的必备口诀,朱棡早已烂熟于心了。
谢钰儿其实并不关心公务方面的事情,她只是担心朱棡仗着个人武勇,在战场上过于身先士卒。
文从李希颜,武从常遇春。
自己的夫君可谓是,老朱家的文武全才。
再加上掌握着二十万黑骑,以及一万神机营。
谢钰儿实在是想不出,朱棡有什么理由不飘?
然而就在谢钰儿打算再说点什么的时候,门外忽然响起了陆风的声音。
“殿下,工部尚书单安仁求见。”
作为大明首任的工部尚书,单安仁可谓是文武全才。
自从龙凤二年率众归附老朱之后,他便开始不遗余力地发挥自己的作用。
龙凤三年,单安仁守镇江,严饬军伍。
敌不敢犯,移守常州。
龙凤四年,单安仁为浙江提刑按察司按察副使。
龙凤七年,单安仁升任浙江提刑按察司按察使。
龙凤十年十一月二日,单安仁被召为中书省左司郎中。
龙凤十一年,单安仁调任瑞州守御千户。
吴元年,单安仁被召为将作司卿。
洪武元年,单安仁任工部尚书,阶嘉议大夫。
洪武二年,单安仁改任兵部尚书。
历史上已经67岁的单安仁,在洪武二年以精力衰孱请致仕。
老朱闵其劳,赐田三千亩、牛七十头。
每年给予他尚书一半的俸禄,以养其终身。
然而如今已经快洪武十年了,单安仁依然以工部尚书的身份,继续活跃在大明的朝堂上。
看着头发花白的单安仁,朱棡面带关切地说道:“单大人工作之余也要多注意身体,我大明还需要您这样的肱骨之臣。”
单安仁叹了一口气说道:“老臣今年已经七十四了,人生八十古来稀,恐怕也活不了几年了。
如今大明依然是百废待兴,朝廷又正值用人之际,老臣多少还能发挥点余热。”
说话间单安仁便主动结束寒暄,直接转入了正题。
“公输器负责的钢铁厂,采用便‘边建设边生产’的方式,现在已经生产出了晋王殿下所说的一体化铠甲。”
在项目建设过程中,采取边建设、边完善、边生产的经营模式,是后世一些国内企业压缩工期的惯用手段
这样既缩短了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,又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。
只是朱棡没想到,公输器能够在没有人指点的情况下,就无师自通的掌握了这种经营模式。
朱棡和单安仁赶到钢铁厂没多久,高169厘米、重量达到33公斤的全身板甲,就被公输器亲自送了过来。
“由于盔甲的重量被均匀地分散到全身,因此穿戴者仍能保持高度的灵活性,可以跳跃、奔跑和自由移动。
另外这套铠甲是铰接式的,从颈部到脚趾,完全覆盖使用者的全身。”
本着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”这一原则,朱棡作为体验者率先使用了,大明的第一套全身板甲。
虽然大明还不存在后来的人体工程学,但经过公输器指导的工匠,已经在盔甲的制作上成熟运用起相关理念。
尤其是关节部分的处理,在这方面体现得尤其明显。
朱棡在穿上板甲之后,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行动受限,几乎可以做出全部的战术动作。
“像这样的全身板甲,你们多长时间可以制作一套?”
公输器挠了挠头,“按照目前的进度来看,26人的制甲工厂,5个月内能加工出接近1600套铠甲。”
刚刚从板甲里面脱离出来的朱棡,皱着眉头说道:“三个制甲工厂加起来,每年的产能只有11500多套。
这和孤王预期的目标,相差实在是太远了。”
公输器一脸无奈的解释道:“要打出一整块结实的铁片挺累人的,依靠铁匠抡大锤,敲打红色的铁胚。
几个人敲打半天,依然无法做到将铁胚敲均匀。
再加上防护四肢的全身甲,需要保证关节灵活,这得有更出色的手工活才行。”
即将进入耄耋之年的单安仁,早就打算申请将公输器调到工部任职。
如今眼看着对方的工作成绩,无法让晋王殿下满意。
他连忙开口说道:“由于采取了‘边建设边生产’的方式,无论铁厂还是制甲工厂,如今都处于半开工状态。
老臣认为既然殿下已经成立了神机营,陛下也有意在此基础上扩建神枢营。
那么就是说武器的革新已经势不可挡,这必然会带来防御装备的革新。
传统的铠甲无疑会成为枪炮的活靶子,相比之下前朝流传的布面甲经过改良之后,恰恰能够形成我大明铠甲的主要样式。”
朱棡这时才想起,明朝甲胄吸收了唐宋汉甲的精致,和元朝甲胄的简约。
无论从实用性还是艺术性,大明甲胄都可以称之为古代制甲工艺的最高峰。
预感到单安仁接下来要说什么的朱棡,嘴角处流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,双眸中更是带着令人难以直视的睥睨。
“孤王倒是很想听听,你打算如何改良?”
朱棡目光炯炯地盯着单安仁,嘴角挂着一丝微笑。
他心里非常清楚,眼前这位朝廷重臣可不是个等闲之辈。
若没有几分本事,又岂能承担起制甲这样重要的责任呢?
单安仁深吸一口气,挺起胸膛,信心满满地回答道:“回殿下,老臣以为可以在关键部位,如胸甲、头盔等处。
采用更加坚固的材料,以增强防护力。
与此同时减轻甲胄整体重量,让士兵们在战斗时能够更加灵活地移动,从而提高战斗力。”
朱棡听后微微颔首,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
他深知战争形势变幻莫测,唯有不断推陈出新,才能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。
单安仁见朱棡点头认可,心中更是充满了信心和动力。
http://www.zhujiediyiyin.com/yt97463/39314656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zhujiediyiyin.com。诸界第一因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zhujiediyiyi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