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1章 科举
历史经验告诉苏泽,要破除门阀政治,最好的办法自然是科举。
但是科举和科举也是不一样的。
科举制度,是决定了王朝选官方式的根本制度,可以说是一个新王朝的基石,甚至可以说科举制度塑造了一个王朝的内凛气质。
唐代科举重视诗歌,结果就是唐代选拔出了一批极具浪漫主义的官员,他们重视才华,追求浪漫,在文化上塑造了一个盛唐。
宋代重视策论,导致整个宋代的士大夫都非常关心国事,整个宋代留下了无数政论的文章,无论宋代的军事上行不行,在官僚体系建设上,可以说是达到了中古时代的巅峰。
明代重视八股,士风走向保守,在统治术上却达到了历史巅峰,反而是平稳时期最长的时代。
三种方式各有优缺点。
唐代的科举方式首先排除。
其实严格来说,唐代科举考试的还是很全面的。
唐代科举分为秀才、明经、俊士、进士、明法(法律)、明字、明算(数学)等多种科目,考试内容有时务策、帖经、杂文等。
但只要有人的地方,就会分为三六九等,唐代科举到了之中期,秀才科因为太难,考上的人寥寥无几,其他诸科都有偏科,最后进士科成为最贵重的科目,进士出身垄断了朝廷要职,成为天下读书人争着走的“正途”。
明代也是一样,明初还有恩荫和国子监生入仕的大官,但是到了中期开始就被科举垄断,只有走科举考上的才算是“正途”,才不会被上司同僚歧视。
唐代进士科的考试,一共有三项内容。
一是“帖经”,有点类似于现代的默写、填空题,主要考察对经书的熟悉程度;二是“杂文”,类似于作文题,主要考察诗、赋等题材的写作水平;三是“策问”,通常为时务策五道,考察对国家政策的了解和时政事务的对策。
不过“贴经”是基础,算是合格性的考试,如果贴经错了就会被筛掉,属于大家都要掌握的基本功。
“策问”虽然也考,但是占比不高,或者说基本上就是人人都能得分的公文写作题,只要按部就班就会无功无过,不会拉开差距。
最主要的还是“杂文”,也就是诗赋的写作水平。
没办法,任何政策,最后都是要人来执行。
政策再全面,再完美无瑕,执行的人都是有限的。
而读书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,必然要有侧重方向。
就像是后世再怎么强调综合发展,也总有主课副课之分一样。
考察诗赋,固然会选拔出文采出众的官员,但是诗赋的评定标准过于主观,而且诗词的个人风格太过于明显,加上唐代科举制度不完善,导致唐代的科举弊案频发,甚至可以说不是弊案了,提前给考官或者重臣送上自己的得意诗作,在考前就内定人选,都已经是唐代科举的潜规则了。
而唐代中后期的“牛李党争”,就是在这种不完善的取材制度下,利用科举作为武器,结党营私的政治内耗。
“牛李党争”将大唐最后一丝气数消耗干净,最后这个王朝轰然倒塌。
苏泽又想到了宋代,但是他又摇了摇头。
宋代科举重视“策论”,听起来这是个不错的制度。
既然科举考察的是做官的,那写政论文章也是本职工作吧?
但是这也同样的导致了毁灭性的后果。
首先还是公平性的问题。
策论对寒门士子不公平。
重视策论,从官员选拔角度上讲自然是好的。
但是策论不是空发议论,是需要引经据典的分析的。
对于寒门子弟来说,能够通读四书五经是十分不容易了,想要研究写策论,他们就没有这个条件。
就算是印刷技术发展,降低了书籍的价格,那些先秦散文和史书,也不是普通寒门子弟能够买得起的。
甚至买得起,寒门家子弟也不可能全心全意的读书,哪里比得上有专门塾师辅导,从小就脱产学习的世家子弟?
这就和后世推行素质教育,最后有利的都是城市富人阶层一样的,越是学得多学得杂,有钱有闲的世家子弟更容易出头。
寒门子弟连教材都买不到,连策论讨论的问题都搞不懂,自然没办法和这些世家子弟竞争。
宋代那些进士家族,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基础下出现的。
除此以外,全社会过于重视策论还会导致政治观点的进一步撕裂,北宋新党旧党之争如此激烈,在历史上都是罕见的。
相比,还是老朱那一套比较好。
四书是必修课,五经选修一门,考核内容就在官方教材上,绝对不会超纲。
八股作文虽然公式化,但是也量化了评分标准,让大家在更加公平的起跑线上竞争。
还是后世糊名、誊抄、交叉批改这些反作弊手段,可以有效的保证科举考试的相对公平。
至于为什么是相对公平,任何制度都无法保证绝对公平,能让所有读书人都有一个参与机会,并且能够靠这个机会出头,就已经足够了。
在苏泽看来,科举考试的功能不仅仅在于选拔人才。
除了那些选拔出来的人才之外,科举也能让读书人有一个希望,让他们安心在乡野中读书,让他们不是在备考,就是在赶考的路上,而不是在地方上欺压盘剥鱼肉百姓。
这么一来,崇文阁的制度已经有些实行不下去了。
随着苏泽控制地区的扩张,虽然早就已经做了规划,崇文阁是永乐城中仅次于郡公府的建筑,但是如今校舍都已经住满了。
可就算如此,崇文阁的毕业生依然被供不应求。
这些新归附州县都需要官员,光是崇文阁毕业生的数量,远远无法弥补这些缺口。
苏泽不得不捏着鼻子,让这些地方的旧官留任。
苏泽提起笔,现在的选官制度需要改革了,光是一个崇文阁已经无法满足要求。
而且让所有学子都去崇文阁读书,这本身也是一种倾向于世家大族的选材方式,就算是提供食宿,这年头的交通成本和沿途的风险,也不是普通寒门能承担的。
是时候建立州学县学了。
http://www.zhujiediyiyin.com/yt98270/40579262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zhujiediyiyin.com。诸界第一因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zhujiediyiyin.com
但是科举和科举也是不一样的。
科举制度,是决定了王朝选官方式的根本制度,可以说是一个新王朝的基石,甚至可以说科举制度塑造了一个王朝的内凛气质。
唐代科举重视诗歌,结果就是唐代选拔出了一批极具浪漫主义的官员,他们重视才华,追求浪漫,在文化上塑造了一个盛唐。
宋代重视策论,导致整个宋代的士大夫都非常关心国事,整个宋代留下了无数政论的文章,无论宋代的军事上行不行,在官僚体系建设上,可以说是达到了中古时代的巅峰。
明代重视八股,士风走向保守,在统治术上却达到了历史巅峰,反而是平稳时期最长的时代。
三种方式各有优缺点。
唐代的科举方式首先排除。
其实严格来说,唐代科举考试的还是很全面的。
唐代科举分为秀才、明经、俊士、进士、明法(法律)、明字、明算(数学)等多种科目,考试内容有时务策、帖经、杂文等。
但只要有人的地方,就会分为三六九等,唐代科举到了之中期,秀才科因为太难,考上的人寥寥无几,其他诸科都有偏科,最后进士科成为最贵重的科目,进士出身垄断了朝廷要职,成为天下读书人争着走的“正途”。
明代也是一样,明初还有恩荫和国子监生入仕的大官,但是到了中期开始就被科举垄断,只有走科举考上的才算是“正途”,才不会被上司同僚歧视。
唐代进士科的考试,一共有三项内容。
一是“帖经”,有点类似于现代的默写、填空题,主要考察对经书的熟悉程度;二是“杂文”,类似于作文题,主要考察诗、赋等题材的写作水平;三是“策问”,通常为时务策五道,考察对国家政策的了解和时政事务的对策。
不过“贴经”是基础,算是合格性的考试,如果贴经错了就会被筛掉,属于大家都要掌握的基本功。
“策问”虽然也考,但是占比不高,或者说基本上就是人人都能得分的公文写作题,只要按部就班就会无功无过,不会拉开差距。
最主要的还是“杂文”,也就是诗赋的写作水平。
没办法,任何政策,最后都是要人来执行。
政策再全面,再完美无瑕,执行的人都是有限的。
而读书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,必然要有侧重方向。
就像是后世再怎么强调综合发展,也总有主课副课之分一样。
考察诗赋,固然会选拔出文采出众的官员,但是诗赋的评定标准过于主观,而且诗词的个人风格太过于明显,加上唐代科举制度不完善,导致唐代的科举弊案频发,甚至可以说不是弊案了,提前给考官或者重臣送上自己的得意诗作,在考前就内定人选,都已经是唐代科举的潜规则了。
而唐代中后期的“牛李党争”,就是在这种不完善的取材制度下,利用科举作为武器,结党营私的政治内耗。
“牛李党争”将大唐最后一丝气数消耗干净,最后这个王朝轰然倒塌。
苏泽又想到了宋代,但是他又摇了摇头。
宋代科举重视“策论”,听起来这是个不错的制度。
既然科举考察的是做官的,那写政论文章也是本职工作吧?
但是这也同样的导致了毁灭性的后果。
首先还是公平性的问题。
策论对寒门士子不公平。
重视策论,从官员选拔角度上讲自然是好的。
但是策论不是空发议论,是需要引经据典的分析的。
对于寒门子弟来说,能够通读四书五经是十分不容易了,想要研究写策论,他们就没有这个条件。
就算是印刷技术发展,降低了书籍的价格,那些先秦散文和史书,也不是普通寒门子弟能够买得起的。
甚至买得起,寒门家子弟也不可能全心全意的读书,哪里比得上有专门塾师辅导,从小就脱产学习的世家子弟?
这就和后世推行素质教育,最后有利的都是城市富人阶层一样的,越是学得多学得杂,有钱有闲的世家子弟更容易出头。
寒门子弟连教材都买不到,连策论讨论的问题都搞不懂,自然没办法和这些世家子弟竞争。
宋代那些进士家族,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基础下出现的。
除此以外,全社会过于重视策论还会导致政治观点的进一步撕裂,北宋新党旧党之争如此激烈,在历史上都是罕见的。
相比,还是老朱那一套比较好。
四书是必修课,五经选修一门,考核内容就在官方教材上,绝对不会超纲。
八股作文虽然公式化,但是也量化了评分标准,让大家在更加公平的起跑线上竞争。
还是后世糊名、誊抄、交叉批改这些反作弊手段,可以有效的保证科举考试的相对公平。
至于为什么是相对公平,任何制度都无法保证绝对公平,能让所有读书人都有一个参与机会,并且能够靠这个机会出头,就已经足够了。
在苏泽看来,科举考试的功能不仅仅在于选拔人才。
除了那些选拔出来的人才之外,科举也能让读书人有一个希望,让他们安心在乡野中读书,让他们不是在备考,就是在赶考的路上,而不是在地方上欺压盘剥鱼肉百姓。
这么一来,崇文阁的制度已经有些实行不下去了。
随着苏泽控制地区的扩张,虽然早就已经做了规划,崇文阁是永乐城中仅次于郡公府的建筑,但是如今校舍都已经住满了。
可就算如此,崇文阁的毕业生依然被供不应求。
这些新归附州县都需要官员,光是崇文阁毕业生的数量,远远无法弥补这些缺口。
苏泽不得不捏着鼻子,让这些地方的旧官留任。
苏泽提起笔,现在的选官制度需要改革了,光是一个崇文阁已经无法满足要求。
而且让所有学子都去崇文阁读书,这本身也是一种倾向于世家大族的选材方式,就算是提供食宿,这年头的交通成本和沿途的风险,也不是普通寒门能承担的。
是时候建立州学县学了。
http://www.zhujiediyiyin.com/yt98270/40579262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zhujiediyiyin.com。诸界第一因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zhujiediyiyi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