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八十二章 先胜再败
苏烈奇袭槽渔滩口,得手之后,甚至顾不得清理唐军残兵,便命令五十五军一六三步营乘船西进,一六四营从陆路出击,两营齐头并进,突袭和龙戍。
和龙戍虽然只是一个小戍堡,但位置却极为重要。
此地扼守青衣水南岸沿江大道,往北便是一片开阔的冲击平原。明军若占领此地,便能在青衣水两岸列阵,相当于将刀捅到李世民的腹部。而且占领和龙戍和北面的草坝里,便相当于绕到名山防线的后面,能使得唐军的名山防线不攻自破。
所以苏烈恨不得飞越群山,抢占此地。
可惜苏烈失算了。
他能看到和龙戍的重要性,李世民自然也可以看到,他提前便在此次驻军千人,以为两线屏障。
李世民之前将西线都交给了权弘寿,毕竟他也认为权弘寿的防御没有问题。可是明军出兵之后,他听到斥候回报明军之中有水师,李世民就知道麻烦了。
作为一个用兵大家,他很清楚权弘寿布防上对于水路的疏漏,于是赶紧派人传信权弘寿,让他防止明军从水路突袭。
等信使离开之后,李世民还有些不放心,又亲率五千人马支援槽渔滩口。
可惜李世民没赶上槽渔滩口一战,但是却赶上了和龙戍一战。
明军的一五三营赶到和龙戍,便向此地发起攻击。城中守军不备,被打得连连后退,眼看和龙戍不保。
此时一五四营尚未赶到,战场上只有一五三营。
而李世民这五千生力军加入战场,凭借着兵力优势,和守军里应外合,立刻压制住兵力不足的一五三营。
明军统帅是五十五军副郎将赵同生。
此时的赵同生很清醒。唐军据城而守,他们打的就是一个突然。而此时唐军援兵已至,明军已经不能再迅速拿下和龙戍,再打下去也不过是个消耗而已。
而且他兵力不足,再打下去还有被唐军包围的风险。
于是赵同生立刻下令从水路撤退
赵同生撤退及时,李世民又没有充足的水军,虽然无奈,只得眼看着对方离开。
此时苏烈正在率军清剿唐军残兵。
权弘寿兵败之后,便企图翻越山岭逃走。但苏烈早就命唐军从大坪上一带翻越山岭,出现在唐军的身后。
权弘寿率部奋战半夜,却是越战明军越多。他眼看无法突围而出,又不愿被明军所俘,最后便选择自尽。
此战唐军大部被歼灭,只有少部人向西溃逃,幸免于难。
苏烈正准备派军支援和龙戍时,便收到了一六三营突袭和龙戍失利的消息。听闻是李世民亲自领兵,苏烈便知道没什么机会了,也不强求,便下令三军驻军吴坝,清理战场,稳定防线,等待再战。
苏烈虽然胜了一场,但他知道这一场侥幸的成分大,胜在敌军对他们的实力不了解,否则不会赢得这么顺利。而李世民他很了解,那就不是一个会吃亏的人,定然准备全面反扑,所以自己必须小心应对。
李世民和苏烈是同学,虽然没有做过对手,但因为相处的时间不短,相互之间还是比较了解的。
李世民原本以为会对阵陈克敌,但苏烈来了,他也不敢小心。
大家都是一个老师调教出来的,谁也不比谁差。
李世民到达和龙戍之后,第一时间便分兵前往北面的草坝里驻防,防止明军突袭自己的侧翼。他很清楚,若是不能有效防范住明军的水师,唐军将随时可能遭遇打击,于是针对明军的水师优势,他又令人在打造了一批栅栏,插入江中,作为阻拦。
这些栅栏深埋入江中,露出水面约有两尺。明军的船只一旦逆流而上,便会撞到栅栏,停下脚步,成为岸上的靶子。
如此明军水师便不能再肆无忌惮地深入雅安腹地。
李世民又让人在栅栏两侧各立一个箭楼,把控大江。青衣水在和龙戍最窄的地方不过一百五十步,一左一右两座箭楼完全可以封锁整条青衣水。
而李世民又前出至白家旋一带。
他的防守策略跟权弘寿的差不多,也是正面阻击,侧翼利用地形骚扰。
不过他更细化了防御。在白家旋前连挖五道壕沟,多置栅栏。又在一侧的白家山上置两个箭楼,作为制高点,把控全局。
苏烈结束了槽渔滩口的战斗之后,便多派斥候向西北方向查探。
果不出其所料,李世民用了不到一日,便将和龙戍建成了一座堡垒。
苏烈虽然兵多,但并不敢贸然向其发起攻击。从槽渔滩口到和龙戍三十余里,尽是险滩窄路, 沿途李世民有无数个选择可以伏击明军。
苏烈便想沿用之前突袭槽渔滩口的战术,主力从水路出击,在草坝里登陆。
明军三千水师载着五千岭南土兵,作为先锋,往西而去。
因为唐军没有水师阻拦,明军前进很是顺利。
或许是之前的战斗太顺利了,让明军失了戒备,或许他们觉得唐军没有水军,所以水路已经完全为他们控制。
于是水军并没有派出前出斥候船,而是一股脑地向前,一头扎入唐军的防御圈中。
一开始前面的船只不约而同地撞上栅栏,行动受阻。这时候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,便有两侧突然出现小船,用钩索连住明军的大船,然后射出火箭。
明军前面的船受阻,阵型自然被打乱。
不待明军作出调整,这时在两侧伪装起来的箭楼也开始发威。
无数的投石器、床弩不断地对着明军船只轰击。百十步的距离,逼着眼睛都能击中,很快有明军船只中弹,甚至还有的船只起火。
明军开始乱了起来。
这时李世民下令全军出击,向明军船只靠近,准备接舷战。
明军统帅是杨弘礼,他已经被花样百出的唐军打的晕头转向。此时见漫山遍野都是唐军,也不敢再战,直接下令撤退。
可狭窄的青衣水中,船只没有腾挪转移的空间,想掉头也不容易。
一众船只,失去组织,夺路而逃,惊慌失措之间,不知道有多少船只相互撞击,更不知有多少人落水。
明军仓皇而退,幸好唐军没有水师,否则全军就要覆灭在此地了。
http://www.zhujiediyiyin.com/yt31118/33284321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zhujiediyiyin.com。诸界第一因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zhujiediyiyin.com
和龙戍虽然只是一个小戍堡,但位置却极为重要。
此地扼守青衣水南岸沿江大道,往北便是一片开阔的冲击平原。明军若占领此地,便能在青衣水两岸列阵,相当于将刀捅到李世民的腹部。而且占领和龙戍和北面的草坝里,便相当于绕到名山防线的后面,能使得唐军的名山防线不攻自破。
所以苏烈恨不得飞越群山,抢占此地。
可惜苏烈失算了。
他能看到和龙戍的重要性,李世民自然也可以看到,他提前便在此次驻军千人,以为两线屏障。
李世民之前将西线都交给了权弘寿,毕竟他也认为权弘寿的防御没有问题。可是明军出兵之后,他听到斥候回报明军之中有水师,李世民就知道麻烦了。
作为一个用兵大家,他很清楚权弘寿布防上对于水路的疏漏,于是赶紧派人传信权弘寿,让他防止明军从水路突袭。
等信使离开之后,李世民还有些不放心,又亲率五千人马支援槽渔滩口。
可惜李世民没赶上槽渔滩口一战,但是却赶上了和龙戍一战。
明军的一五三营赶到和龙戍,便向此地发起攻击。城中守军不备,被打得连连后退,眼看和龙戍不保。
此时一五四营尚未赶到,战场上只有一五三营。
而李世民这五千生力军加入战场,凭借着兵力优势,和守军里应外合,立刻压制住兵力不足的一五三营。
明军统帅是五十五军副郎将赵同生。
此时的赵同生很清醒。唐军据城而守,他们打的就是一个突然。而此时唐军援兵已至,明军已经不能再迅速拿下和龙戍,再打下去也不过是个消耗而已。
而且他兵力不足,再打下去还有被唐军包围的风险。
于是赵同生立刻下令从水路撤退
赵同生撤退及时,李世民又没有充足的水军,虽然无奈,只得眼看着对方离开。
此时苏烈正在率军清剿唐军残兵。
权弘寿兵败之后,便企图翻越山岭逃走。但苏烈早就命唐军从大坪上一带翻越山岭,出现在唐军的身后。
权弘寿率部奋战半夜,却是越战明军越多。他眼看无法突围而出,又不愿被明军所俘,最后便选择自尽。
此战唐军大部被歼灭,只有少部人向西溃逃,幸免于难。
苏烈正准备派军支援和龙戍时,便收到了一六三营突袭和龙戍失利的消息。听闻是李世民亲自领兵,苏烈便知道没什么机会了,也不强求,便下令三军驻军吴坝,清理战场,稳定防线,等待再战。
苏烈虽然胜了一场,但他知道这一场侥幸的成分大,胜在敌军对他们的实力不了解,否则不会赢得这么顺利。而李世民他很了解,那就不是一个会吃亏的人,定然准备全面反扑,所以自己必须小心应对。
李世民和苏烈是同学,虽然没有做过对手,但因为相处的时间不短,相互之间还是比较了解的。
李世民原本以为会对阵陈克敌,但苏烈来了,他也不敢小心。
大家都是一个老师调教出来的,谁也不比谁差。
李世民到达和龙戍之后,第一时间便分兵前往北面的草坝里驻防,防止明军突袭自己的侧翼。他很清楚,若是不能有效防范住明军的水师,唐军将随时可能遭遇打击,于是针对明军的水师优势,他又令人在打造了一批栅栏,插入江中,作为阻拦。
这些栅栏深埋入江中,露出水面约有两尺。明军的船只一旦逆流而上,便会撞到栅栏,停下脚步,成为岸上的靶子。
如此明军水师便不能再肆无忌惮地深入雅安腹地。
李世民又让人在栅栏两侧各立一个箭楼,把控大江。青衣水在和龙戍最窄的地方不过一百五十步,一左一右两座箭楼完全可以封锁整条青衣水。
而李世民又前出至白家旋一带。
他的防守策略跟权弘寿的差不多,也是正面阻击,侧翼利用地形骚扰。
不过他更细化了防御。在白家旋前连挖五道壕沟,多置栅栏。又在一侧的白家山上置两个箭楼,作为制高点,把控全局。
苏烈结束了槽渔滩口的战斗之后,便多派斥候向西北方向查探。
果不出其所料,李世民用了不到一日,便将和龙戍建成了一座堡垒。
苏烈虽然兵多,但并不敢贸然向其发起攻击。从槽渔滩口到和龙戍三十余里,尽是险滩窄路, 沿途李世民有无数个选择可以伏击明军。
苏烈便想沿用之前突袭槽渔滩口的战术,主力从水路出击,在草坝里登陆。
明军三千水师载着五千岭南土兵,作为先锋,往西而去。
因为唐军没有水师阻拦,明军前进很是顺利。
或许是之前的战斗太顺利了,让明军失了戒备,或许他们觉得唐军没有水军,所以水路已经完全为他们控制。
于是水军并没有派出前出斥候船,而是一股脑地向前,一头扎入唐军的防御圈中。
一开始前面的船只不约而同地撞上栅栏,行动受阻。这时候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,便有两侧突然出现小船,用钩索连住明军的大船,然后射出火箭。
明军前面的船受阻,阵型自然被打乱。
不待明军作出调整,这时在两侧伪装起来的箭楼也开始发威。
无数的投石器、床弩不断地对着明军船只轰击。百十步的距离,逼着眼睛都能击中,很快有明军船只中弹,甚至还有的船只起火。
明军开始乱了起来。
这时李世民下令全军出击,向明军船只靠近,准备接舷战。
明军统帅是杨弘礼,他已经被花样百出的唐军打的晕头转向。此时见漫山遍野都是唐军,也不敢再战,直接下令撤退。
可狭窄的青衣水中,船只没有腾挪转移的空间,想掉头也不容易。
一众船只,失去组织,夺路而逃,惊慌失措之间,不知道有多少船只相互撞击,更不知有多少人落水。
明军仓皇而退,幸好唐军没有水师,否则全军就要覆灭在此地了。
http://www.zhujiediyiyin.com/yt31118/33284321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zhujiediyiyin.com。诸界第一因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zhujiediyiyin.com